一是維權導向。
相當一部分被拆遷人認為,只有在最后不得不打官司的時候,才需要找律師。事實上,這種想法是錯誤的。事前預防比預防、搶救、補救更重要。在拆遷案件中,被拆遷人往往缺乏經驗和專業知識,在與自己協商安置補償時不知道如何維權。然而,一些被拆遷人卻認為拆遷是政府行為,不能以個人能力來抗衡。他們不敢生氣,不敢開口,于是匆匆簽訂了賠償協議。結果簽了協議后,他們發現別人的賠償標準和自己的不一樣,有的甚至有很大差距。他們覺得自己被欺騙了,甚至被愚弄了。然后他們會采取一些激進的措施,比如先鬧事,再上法庭,有的甚至上法庭會發生流血沖突,往往無法維權,反而造成人身傷害,甚至違法,被關進監獄。當你失去自由的時候,你仍然不明白為什么當你知道自己是合理的時候你會受到懲罰。拆遷律師有著長期的維權經驗,明確拆遷程序和可能出現的問題,結合專業知識,在拆遷之初,他們會告訴被拆遷人在拆遷過程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如何協商解決補償方式和數額、拆遷人需要提供哪些材料、哪些材料不能簽字等在權利行使過程中,被拆遷人將處于主動地位而不是被動挨打。這是律師在幫助搬遷群眾維權中最重要的作用。二是拆遷項目調查。“正當目的、法定程序、合理補償”是拆遷的三項基本原則。如果目的不當,程序違法,被拆遷人有權說不,但如何確定拆遷的合法性和正當性,是需要專業律師調查才能得出結論的,而不是任由拆遷工作人員單方面宣傳,也不是自己的假設或道聽途說。通過相關部門的調查,律師可以搞清楚拆遷行為是否合法,這樣他們就知道從哪里開始維權。三是參與評估。
房屋拆遷評估是什么?拆遷如何評估?依據是什么?對評估報告有異議怎么辦?誰委托評估?誰來支付評估費用。評估結果是否合理?這些問題有的被拆遷人沒有考慮,有的被拆遷人考慮了,但不了解。有些人認為評估是由專業機構進行的,所以他們應該認可評估結果。然而,他們對結果并不滿意,于是赤裸裸地簽了協議,事后后悔不已。到那時,他們要么忍氣吞聲、埋怨,要么開始一條漫長的上訪之路。只有專業的律師才能給予正確的指導,律師才能提供相對客觀的賠償參考標準,從而避免過度收費行為和不必要的損失。第四,參與行政裁決。
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未就補償安置達成協議的,一方可以請求行政裁決。此時,被拆遷方需要說明未能達成協議的事實和原因。
在裁決規定的期限內,協議仍未達成,被拆遷人仍不遷出拆遷范圍的,拆遷人可以申請強制拆遷。在這個時候,會有一個裁決。對于這一裁決,被拆遷人也有救濟的權利和途徑,也需要律師的法律幫助。第五,賠償應當合理合法。
如何確定補償是否合理合法,是整個拆遷案件的重中之重。被拆遷人最期望的結果就是對補償結果滿意。有時,這種滿足感與市場相比,有的與其他被拆遷人的補償金額相比,有的與自己的期望相比。那么什么樣的結果才是合理合法的,律師可以憑借自己的經驗和專業知識來決定是否達到依法拆遷補償的目的。第六:談判。
謀劃打贏千里之戰,毫無準備的戰爭注定是慘敗的,這時律師通過前期的調查、研究,獲得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然后掌握了與拆遷方的談判籌碼,然后用自己的經驗和專業知識與對方進行談判,進退為主,能達到最滿意的談判效果。第七章復議和訴訟代理。盡管訴訟和復議是當事人的權利,但決不是目的。只有知道訴訟的必要性,才能提起正當的訴訟。如何起訴?起訴誰?起訴什么?都是非常專業的問題。更何況如何準備材料和證據,如何質證答辯,如何把握重點等等。而律師可以自由使用,這樣訴訟維權就不再遙不可及。
在實踐中,拆遷中涉及的問題不僅是上述內容,還可能與其他問題交叉。如果委托專業的拆遷律師,相信能幫助當事人解決被拆遷人的所有法律問題,直到取得滿意的補償結果。
編輯律師網提醒你:不少被拆遷人認為,只有在最后不得不打官司的時候,才需要找律師。事實上,這種想法是錯誤的。事前預防比預防、搶救、補救更重要。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可以咨詢我們的律師。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鑒定之后下步怎么做
2021-02-08產假必須保留原崗位嗎
2021-01-26收養關系可以解除嗎
2021-01-24什么食品可以申請專利
2021-02-23知識產權侵權賠償標準是如何的
2021-02-13質押權人是否可以使用質押物
2021-03-10中國人之間結婚手續是什么
2021-03-13逼婚是否侵犯婚姻自由
2020-11-11離婚條件有哪些
2021-01-15拖欠物業費幾年失效
2021-02-12補充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24關于放棄繼承權的特別規定
2021-02-21勞務用工法律須知
2020-12-31用人單位如何應對職場性騷擾
2021-01-13辭職法律如何規定
2021-01-15定值保險合同的定義是什么
2021-03-21哪些業務是人身保險公司可以經營
2020-11-23定值保險合同有什么優點
2020-12-07外資保險公司 未按照規定公告罰款多少
2021-01-19社會保險領域嚴重失信人名單管理暫行辦法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