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部門在行政執法過程中,共有公民、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個體合伙企業、企業法人分支機構等七種責任主體的共同行政行為資格,企業法人的子公司和其他企業法人分支機構。行政處罰對象的資格,請閱讀以下內容。如何準確認定行政處罰對象的資格在行政執法過程中,首先要認定當事人的主體資格,特別是在行政處罰案件中,無論是簡易程序案件還是普通程序案件,行政處罰主體性質的認定直接影響到整個行政處罰案件是否合理合法。因此,如何準確認定行政處罰對象的主體資格成為辦案中必須解決的問題。以下是工商部門行政執法過程中七個共同責任主體資格認定的總結和探討。
1,公民
對于公民身份的認定,目前沒有問題。根據《行政處罰法》,年滿14周歲,能夠正確識別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自然人,都具有行政責任能力,都可以成為行政處罰的主體。但是,14歲以下的人和精神病人不應受到行政處罰。個體工商戶以個人或者家庭為經營主體,應當受到公民或者個人的定性處罰。個人獨資企業是自然人投資的企業法人,其財產歸投資者本人所有,個人財產對企業債務承擔無限責任。其經營活動的全部成果最終歸于自然人。因此,在行政處罰中,也應當承認個人獨資企業是公民或者個人,而不是單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個人合伙,是指兩個或者兩個以上公民按照約定提供資金、實物、技術等,合伙經營的行為。因此,在行政處罰中,個人合伙、個體工商戶、獨資企業的性質應界定為公民或個人。
5。可以設立企業法人分支機構。設立分公司,應當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登記,領取營業執照。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資格,其民事責任由公司承擔。分支機構雖然不具備法人資格,但仍具有責任能力,只是不像法人那樣具有完全獨立的責任能力,而只是具有法律一般規定或法人授權的相對獨立的責任能力。因此,具有營業執照、法律責任相對獨立的分支機構可以成為行政處罰的對象。對行政違法行為負有責任的,可以獨立承擔責任。企業設立的子公司為獨立法人。子公司依法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當然,依法獨立承擔行政責任。母公司對子公司的違法行為不承擔責任。企業法人的其他分支機構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相對獨立的分支機構;另一類是非獨立的分支機構。這種獨立與非獨立的分類是以是否取得營業執照為依據的。依法取得營業執照的企業分支機構受到行政處罰的,處罰對象為該分支機構。對未取得營業執照的分支機構進行行政處罰的,處罰對象為設立分支機構的法人。綜上所述,工商部門在執法辦案過程中,要全面收集行政相對人的資格、資質等證明文件,認真審查其行政法律地位,準確確定行政相對人的主體資格行政處罰的對象。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撤銷民政機關婚姻登記行為之后婚姻自始無效嗎
2021-01-04不受著作權保護的對象有哪些
2020-11-15立約定金后未簽合同怎么賠
2021-02-15交通違章一般多久之內處理
2021-02-08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減刑,假釋案件審理程序的規定是怎樣的
2020-12-10婚前財產婚后購買房屋算婚后財產還是婚前
2020-12-17夫妻協議可以讓男方自愿放棄探視孩子嗎
2020-11-09口頭協議和合同哪個會更好
2020-12-19校園欺凌會被開除嗎
2021-01-15開發商無證賣房子欺騙消費者怎么維權
2020-11-09企業和個人勞動關系如何證明
2020-11-30人壽保險合同履行地確定
2021-01-20壽險合同成立之后能否變更
2021-01-04人身保險受益人需要承擔義務嗎
2021-02-25保險合同的方式是什么解除的?
2021-02-14人身保險理賠權利可以轉讓嗎
2020-11-11尾燈噴熏黑膜被追尾了保險會賠嗎
2021-01-06投保人在投保時要保護自己的利益應該如何處理呢
2020-11-12發生事故后如何盡快成功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
2020-11-25車輛強制險什么時候交,交多少
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