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申請什么法律援助?《法律援助條例》于2003年9月1日生效,其中明確規定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責任。根據《條例》第二章第十條、第十一條的規定,公民有下列事項,沒有委托代理人、辯護人的,可以申請人民法院指定的法律援助或者辯護:(一)依法請求國家賠償;(二)申請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三)申請撫恤金、賠償金;(四)申請贍養費、贍養費、贍養費;(五)申請支付勞動報酬;(六)申請見義勇為的民事權利;
(七)犯罪嫌疑人經偵查機關第一次詢問或者采取強制措施后,因經濟困難未聘請律師的,(八)公訴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移送人民法院審查起訴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未委托訴訟代理人的;(九)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訴案件自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未委托訴訟代理人的;
(十)公訴案件中,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未委托辯護人的,公訴人出庭人民法院為被告指定辯護人,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十一)被告人是盲、聾、啞、未成年人,不委托辯護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不委托辯護人的,人民法院應當在被告人指定辯護人時提供法律援助,法律援助機構提供法律援助,不得審查被告的經濟狀況。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對第一項至第六項規定以外的法律援助事項作出補充規定。公民經濟困難的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本行政區域的經濟發展和法律援助事業的需要規定。申請人居住地的經濟困難標準與受理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所在地的經濟困難標準不一致的,以受理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所在地的經濟困難標準為準。
在什么情況下可以終止法律援助?《條例》第六條明確規定了律師提供法律援助的質量,“律師應當依照《律師法》和本條例的規定履行法律援助義務,為接受者提供規范的法律服務,依法維護受贈人的合法權益,接受律師協會和司法行政部門的監督。”,《條例》第二十八條規定:“無正當理由拒不受理或者終止法律援助案件的,給予警告或者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給予停止執業一個月以上三個月以下的處罰。”,這并不意味著法律援助不能半途而廢。《條例》第二十三條規定,法律援助機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審核,應當終止法律援助:(一)接受者經濟收入發生變化,不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2) (三)受送達人自行委托律師或者其他代理人的;(四)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法律援助機構應當終止法律援助:(一)受送達人請求終止法律援助的。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承諾延遲怎么辦?
2021-03-18醫院誤診是否應承擔民事法律責任
2020-11-26農村自留地建房需要經過地方允許嗎
2021-02-14高空拋物砸車物業承擔責任嗎
2020-12-31違規領取失業金如何處罰
2021-02-18合同滯納金標準
2021-03-14違反限購政策買房協議有效嗎
2021-02-07精神病人如何解除婚姻關系
2020-11-22小產權房買斷需要什么手續
2020-11-29事業單位終止勞動合同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嗎
2021-01-31擴大勞務分包屬于違法分包嗎
2020-12-25實習期上高速被處罰一次后后面再抓住怎么辦
2020-11-20非壽險責任準備金計提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8如何判定壽險保單是否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夫妻共有的保險該如何分
2021-01-08人壽保險申請理賠需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0-11-16車險理賠技巧
2021-03-08保險中怎樣計算免賠額
2021-01-16保險公司緣何敗訴
2021-03-26保險理財:如何選擇投資型保險?
2021-01-13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建設有什么重要意義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