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股權眾籌的法律法規有哪些。股權眾籌不得向社會公開或者變相發行,融資人或者融資人發起的融資企業股東人數應當符合《證券法》等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
2。股權眾籌融資平臺應遵守投資者適宜性管理制度,為參與其業務的投資者設置準入條件。要在明顯位置公示風險警示底線,充分揭示產品風險,并與投資者簽訂風險揭示書。
3。股權眾籌融資平臺應建立信息披露制度,確保投資者能夠按照投資合同約定的時間獲得約定的融資項目信息,不存在誤導或虛假信息披露。目前,從國內外眾籌平臺的運作情況來看,雖然出資人與投資者的關系屬于公司與股東的關系,但在出資人與投資者之間,投資者明顯處于信息弱勢地位,其權益容易受到損害。
眾籌平臺通常承諾,在集資者未能籌集資金后,確保資金返還給投資者。本次承諾是基于第三方銀行托管或“頭福寶”類似產品。但是,眾籌平臺一般沒有規定當投資者成功募集資金但未能履行對投資者的承諾時,是否將投資返還給投資者。當出資人成功募集資金但未能兌現向出資人承諾的回報時,眾籌平臺上既沒有對出資人的懲罰機制,也沒有對出資人權益的救濟機制,也沒有對出資人的退款機制。
嚴格來說,既然是股權投資,就不應該要求它有固定收益,否則就會變成“清倉實債”。但出資人至少應在項目融資相關材料中向投資者披露預期收益。一旦預期收益無法實現,在實踐中就會產生一些爭議。
作為投資股東,投資者有權獲得公司正確使用募集資金的信息以及投資后公司經營狀況的相關財務信息,這是股東權利的基本內涵。
雖然行業規定眾籌平臺有監督資金使用的義務,但由于參與者分散,在現實條件下很難完成對整個資金鏈運作的監督,空間的普遍性和眾籌平臺自身條件的局限性。即使募捐者沒有按照承諾的用途使用資金,也無法有效地阻止和防范風險。
這個環節與私募股權投資的投后管理階段有些相似。作為股東,投資者的基本權利是了解被投資公司的經營狀況。雖然業內對眾籌平臺也有類似規定,但在實踐中缺乏可操作性。我們只能希望,對于眾籌平臺的強制性要求和對不履行義務的嚴厲處罰在法律法規中盡快出臺。同時,對于公司或眾籌平臺向投資者發布或傳遞的信息,最好有專業律師的認證。
股權眾籌平臺應遵守投資者適宜性管理制度,為參與其業務的投資者設定準入條件。要在明顯位置公示風險警示底線,充分揭示產品風險,并與投資者簽訂風險揭示書。還有其他相關問題想知道,歡迎咨詢法律BA網免費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離婚律師收費標準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02九一年的事實婚姻緣怎么解除
2021-01-01老人能找子女要贍養費嗎
2021-02-14判決書下來后多久可以申請強制執行
2021-03-08怎么可以提高孩子的撫養費用?
2021-01-01交通事故導致舊病發作怎么賠償
2021-01-12自己手寫的合同簽字了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16提前離職扣除工裝費合法嗎
2021-01-28不知道借車人無證出事故承擔多大責任
2021-03-11勞動合同終止是否包括勞動合同解除
2020-11-19經紀及管理合同是委托合同嗎
2021-03-05關于人身意外險包括哪些
2020-12-17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人代位求償權案例評析
2020-11-26保險合同變更的類型
2021-02-06被保險人遭故意傷害 保險公司不能免責
2021-01-17預收保險費還未出保險單期間發生事故保險公司是否要理賠
2020-12-13保險合同的訂立原則具體有哪些
2021-03-07保險經紀人委托人可以是誰
2021-03-07幾種常見的車險拒賠糾紛
2020-11-29進西藏得高原腦水腫 被保險人理賠遭拒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