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擔保法》司法解釋,雙方約定終止定金條件的,應當約定終止定金的數額,約定的數額不得超過主合同標的物的20%。《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百一十七條:定金支付后,支付定金的當事人可以按照合同約定,以損失定金為代價,解除主合同,收取定金的當事人可以解除主合同,但應當雙倍返還定金。主合同終止后的責任處理,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的規定。第一百二十一條當事人約定的定金數額超過主合同標的物百分之二十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如何規避合同解除的風險在合同履行過程中,由于各種原因會涉及到合同解除的問題。合同解除以有效合同為基礎,其目的是解決有效合同提前消滅的問題。合同解除前,雙方可根據不同的適用情況,采取以下不同的救助方案:
1。為規避合同履行風險,掌握合同解除的主動權,當事人可以就合同履行過程中的哪些事實可以導致合同解除事先達成協議。在合同履行過程中,存在不利于合同履行的客觀條件,或者當事人確實不愿再次履行合同,不適用約定解除或者法定解除的,要求解除合同的一方應當及時表示其向另一方提出解除合同的意向,并應及時解除合同。該意向應書面報告給另一方,并通過友好協商取得對方的同情和理解。基于不給對方造成損失或給對方造成盡可能小的損失的初衷,本文對合同的終止及其法律后果提出了積極的建議,并力爭在征得對方同意并最終達成解除合同協議的基礎上通過協議,以解除雙方的合同關系,決不能無視合同的履行或單方面撕毀協議。另一方發生不可抗力或嚴重違約時,要求解除合同的一方應及時書面通知另一方解除合同的意向,通知到達另一方時,合同終止。為保護其合法權益,處理可能發生的訴訟糾紛,還應注意取得和保留有關證據,如不可抗力的證據、對方嚴重違約的證據、自己合理主張的證據等,應當注意的是,單方當事人終止合同的權利期限不是無限的。屬于法定或者約定解除合同適用情形的,享有解除權的一方應當及時行使權利。如果懶得行使權利,或者錯誤地認為自己無論如何都有權利,就會“錯失良機”,隨時行使權利,吃苦果。”因為法律規定:“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解除權行使期限的,當事人在期限屆滿不能行使的,該權利消滅。”單方解除權的,收到解除通知的另一方當事人有異議,認為對方無權單方解除合同的,應當及時向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或者根據仲裁協議要求仲裁機構確認合同終止的效力。
以上知識是對相關法律問題的解答。根據我國《擔保法》司法解釋的規定,雙方約定終止定金條件的,應當約定終止定金的數額,約定的數額不得超過主合同標的額的20%。歡迎需要法律幫助的讀者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未簽勞動合同工傷的賠償標準
2021-02-20無限責任和無限連帶責任的區別
2021-02-13擔保法施行前約定保證期限至主債務全部清償后終止的債權人如何向
2021-02-22中止探望權如何恢復
2020-11-26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材料
2021-02-01轉載侵權責任是什么
2021-02-04離婚證據有哪些
2020-11-12施工總承包單位要開設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嗎
2020-12-13房屋貸款銀行要評估嗎
2021-01-07合同債務常見有哪些風險些
2020-12-22辭退后還能辦病退嗎
2021-02-08怎樣成立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成立流程是怎么樣的
2021-02-11土地侵權糾紛是否屬于行政前置
2021-02-13公司上班試用期提離職不批準怎么辦
2021-02-19兒童意外險可以賠付別人嗎
2021-02-02保險公司中的罰款有哪些
2021-03-14對方全責保險理賠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26什么才算意外傷害
2021-02-26購買新型人身保險產品大有學問
2021-01-20廣西保監局:新型人身保險不宜與金融產品片面比較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