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隱瞞房屋已被抵押的事實出賣房屋是否構成犯罪?!吨腥A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在簽訂或者履行合同過程中,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騙取對方財產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一)以虛構的單位或者他人名義簽訂合同的;(二)使用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財產的權利憑證作為擔保;
(3)無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部分履行合同的方式引誘對方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
(4)收到貨物后逃逸,支付貨款,(五)以其他方式騙取對方財物的。第二百三十一條單位犯本節第二百二十一條至第二百三十條所列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本節各條的規定處罰。第二,合同詐騙罪的構成要件是什么?首先,對象元素。本罪的客體是復雜客體,侵犯了合同另一方的財產所有權和市場秩序。在客觀方面,本罪表現為在合同簽訂、履行過程中捏造事實、隱瞞事實、騙取對方財物、數額巨大的行為。對于簽訂合同騙取財物的行為,判斷行為人是捏造事實還是隱瞞事實的關鍵是弄清行為人的實際履約能力。也就是說,行為人明知自己沒有實際履行合同的能力和保證,故意制造虛假印象,使簽訂合同的人產生錯覺,并“自愿”與騙子簽訂合同,達到騙取財物的目的。這是合同詐騙罪的主要客觀特征。
3。主體要件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自然人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可以構成本罪。根據本節第23L條的規定,單位也可以成為本罪的主體。本罪發生在合同簽訂、履行過程中,主體是合同當事人之一。本罪的主觀方面只能是故意,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如果行為人主觀上沒有上述詐騙故意,但由于各種客觀原因,致使合同無法履行或者所欠債務無法清償的,不能以本罪論處。非法占有的主觀目的既包括行為人本人占有非法所得,也包括單位或者第三人占有非法所得。
以上是對“隱瞞房屋抵押事實是否構成犯罪”的回答我們可以理解,隱瞞房屋已經抵押的事實,構成合同詐騙罪。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其他法律知識,我們還提供專業的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再次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司注銷決議書怎么寫
2020-12-26抵押物能否重復抵押
2021-02-15新三板掛牌上市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31是否可以要求子女經?;丶姨酵?/p> 2021-01-26
發現對方未履行合同義務怎么辦
2020-12-26違反治安管理立案能撤銷嗎
2020-11-11在兒童樂園玩耍腳骨頭摔斷了,兒童樂園要負責任嗎
2021-02-01實名購房有什么作用
2020-11-23競業限制離職不補償是否生效
2020-12-29簽保密協議有保密費嗎
2021-03-24單位聘請廚師是否具有勞動關系
2020-12-27員工上班打游戲可以開除嗎
2020-11-29交強險賠償哪些項目
2020-12-26為孩子買的人身保險夫妻離婚時是否能分
2021-03-19保險合同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1-02-21陳某訴一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1-22公務員被辭退是否可以領失業保險金
2021-01-19導致保險合同終止的原因有哪些
2020-12-12保險合同起訴狀怎么寫
2021-02-25無證推車遇事故 保險公司免賠嗎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