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危險方法危害公眾安全罪是否存在未遂狀態
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存在未遂形態。具體原因如下:
第一,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罪侵犯的客體是不特定多數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財產的安全,客觀方面表現為以放火、決水、爆炸、投放危險物質以外的其他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行為,犯罪主體為一般主體,主觀方面由故意構成,這種故意可以是直接故意,也可以是持放任態度的間接故意,有些學者的觀點認為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不存在未遂狀態,即造成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危險狀態時,就是危險犯的既遂,反之則不構成犯罪。
一方面,這種觀點混淆了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構成要件,將足以造成危害公共安全的危險作為犯罪的構成要件,而實際上這是一種類推解釋。在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要件中加上“足以造成危害公共安全的危險”作為構成要件,是不當的類推,也違反了我國罪刑法定、禁止類推的原則。
另一方面,這種觀點還混淆了犯罪構成要件與犯罪既遂條件的區別,即“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危險狀態”既是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處罰根據,也是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成立要件,即只有當行為具有造成公共安全危險時,才能成立本罪,而不管將這種危險理解為行為的屬性,還是理解為作為結果的危險,都成為犯罪的要件,而非既遂的標志,這必然導致未遂、預備、中止不符合犯罪構成要件的結論,顯然不能令人接受。
第二,我國刑法在設置上分為總則和分則兩個部分,總則方面對犯罪的構成要件及犯罪形態等做出相應規定。分則的條文設置上只規定某項具體罪名的犯罪構成及相應法定刑。通說認為,我國刑法分則的規定以既遂為模式。因此,《刑法》第114條與第115條在設置上是相瓦獨立的,每項條文均為獨立的犯罪既遂形態,有其獨立的犯罪構成,而不能片面認為第114條是第115條的未遂犯,而認為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不存在未遂犯的“未遂”狀態。
第三,依據故意犯罪的行為過程和階段的理論,故意犯罪行為(這其中必然包括危險犯)總存在一定的發展過程和階段,只不過不同危害行為的過程和階段長短不一、內容各異。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罪的行為停止在犯罪過程中的哪一點才達到犯罪既遂狀態,不僅取決于行為自身的特點,還與評價行為的社會危害性有關,因此,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罪并非一經著手就既遂,還應充分考慮著手之后犯罪發展的情況以及是否造成現實性的危險。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整理的關于“以危險方法危害公眾安全罪是否存在未遂狀態”問題的內容了,希望對您有所幫助。若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到律霸網咨詢,竭誠為您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探視權有拒不履行嗎
2021-01-01法院司法評估的流程
2021-01-21驅逐出境適用哪些范圍
2020-12-30怎樣行使翻譯權
2021-03-11效力待定合同的處理方法怎么規定
2020-11-16婚姻法解釋一
2020-11-24法律中規定的雇傭關系是怎樣的
2021-03-21斷絕關系永不回家犯法嗎
2020-11-17離婚案件中申請查封、凍結、保全夫妻共同財產要不要提供擔保
2021-03-22簽訂住宅購買合同的注意事項
2020-12-23物業合同如何終止
2021-03-06哪些財產可以被繼承?
2021-02-05無償合同中止履行需要通知嗎
2021-01-13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中的保險利益
2020-11-12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0-12-10人身保險合同的不可抗辯條款是什么
2021-03-23保險理賠程序常識
2021-02-11沒有責任認定書的追尾事故保險理賠嗎
2021-01-16火災保險賠償賠償標準
2020-12-25保險法關于理賠的規定有哪些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