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現行刑法第二十五條的規定,共同犯罪是指兩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一般認為,共同犯罪人有過失或者過失的,不構成共同犯罪。從理論上講,卞若認為,過失共同犯罪的問題當然不是也不能構成共同犯罪,沒有實際的分工協作,只是巧合造成了一定的危害結果,因此沒有必要將過失共同犯罪認定為共同犯罪來處理。”可以說,受現行刑法對共同犯罪規定的限制,我國學者在社會實踐中對共同過失犯罪持否定態度,共同過失犯罪現象涉及到刑事責任認定的困難。例如,在司法實踐中,兩人以上過失行為構成共同犯罪是常見的,司法人員不可避免地要根據每個行為人的過失行為對危害結果的作用來解決其刑事責任問題,這說明共同過失犯罪是一種客觀的社會現象,不承認這一點既不實際也不明智。事實上,共同過失犯罪的概念在我國刑法中已經得到了承認,刑法第二十五條第二款關于蘭人以上的共同過失犯罪,只是我國刑法沒有將共同過失犯罪作為傳統的共同犯罪(即共同故意犯罪)來對待。2有學者認為共同過失犯罪現象存在,但不能成立共同犯罪。姜偉博士認為,共同過失犯罪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犯罪形態,根據刑法規定,共同過失犯罪是不可否認的、不可避免的,這意味著共同過失犯罪應當適用獨立責任原則,即每個人只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不為他人的行為負責,只對共同的危害結果負部分責任,即其過失行為所對應的責任角色并不完全對蔡鍔的危害結果負責。共同過失犯罪的歸責原則不同于獨立歸責原則,我國學者對共同過失犯罪問題有不同的看法。我國刑法關于共同犯罪的規定,借鑒了其他國家關于共同犯罪的規定。上述理論依據,就共同過失的特征而言,不能說是錯誤的。但是,雖然每個過失行為人都不存在過錯,但是可以說沒有法律依據,存在共同違反注意義務的事實和共同過失的共同心理態度。從共同過失犯罪現象來看,正是這種普遍的心理態度促成了對注意義務的忽視和違反,導致將共同過失的結果視為巧合的結果并不準確。正是因為共同過失犯罪具有各過失行為人違反共同注意義務的共同行為和各過失行為人共同過失的邊管心理態度。因此,對共同過失犯罪行為人的認定和處罰并不違背卞的客觀統一的刑事責任原則,因此,筆者認為否定論是一種否定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無效合同法官是否應當自動釋明
2020-12-14公務員定罪免處怎樣處理
2021-01-28隱名股東能否工商備案
2020-12-26運營一款游戲需要具備的資質有哪些
2021-03-11抵押聲明是否證明抵押擔保成立
2021-02-19如何解除訴訟保全擔保申請
2021-01-16民事訴訟中法院應當再審的情形有哪些
2021-02-16申請人評殘情況公示期限
2021-01-12買集資房后代子孫可以使用嗎
2021-03-253歲男童遭母親男友虐打,同居期間虐待孩子屬于家庭暴力嗎
2020-12-26申訴和再審不是一回事嗎
2021-02-12學校檔案弄丟是行政之訴還是侵權之訴
2020-11-13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政策有哪些
2021-01-15部分免責算免責條款嗎
2021-02-08勞動爭議仲裁管轄地
2020-12-18意外險保障范圍
2021-02-09保險合同訂立程序的特征
2020-12-04人身保險的原則具體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04外資保險公司可以與關聯企業進行交易嗎
2021-03-17未按期交費保險公司可以不賠償嗎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