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條工會參與勞動爭議的解決,應當遵循下列原則:(一)根據事實和法律,及時、公正地解決勞動爭議;(2) 各方在適用法律方面一律平等;(3) 預防為主、基層為主、調解為主;(4) 尊重當事人申請仲裁和訴訟的權利;(5) 第四條工會依法參加勞動爭議的協商、調解和仲裁。職工因侵犯勞動權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工會應當給予支持和協助。
第五條參加勞動爭議調解、仲裁的工會代表應當遵紀守法,公正廉潔,不得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第二章參與勞動爭議協商第六條勞動爭議協商是指勞動爭議當事人之間就協調勞動關系、解決勞動爭議進行的協商,第八條發現勞動爭議的,工會應當積極參加協商,及時解決矛盾。
第九條勞動爭議當事人協商一致的,第十條勞動爭議雙方不愿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工會應當督促其自覺履行,第十一條工會應當督促、幫助用人單位依法成立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由雇員、雇主和工會的代表組成。職工代表和工會代表的人數不得少于調解委員會成員總數的三分之二;女職工人數較多的單位,調解委員會成員中應當有女職工代表。工會代表擔任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主任,主持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工作。第十二條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主任的職責:(一)決定是否受理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不能受理的調解申請調解成員的任命;(3) 及時指定調解人調解簡單的勞動爭議;(4) 主持調解委員會會議,決定調解方案;(5) 召開有調解成員和勞動爭議雙方參加的調解會議,依法主持調解工作。
第十三條工會代表擔任勞動爭議調解員的職責:(一)依法調解本單位的勞動爭議;(2) 確保當事人實現自愿調解、申請回避、申請仲裁的權利;(3) 調解應當自爭議發生之日起30日內結束。逾期不成的,視為調解不成,并告知當事人可以申請仲裁;(4) 督促勞動爭議雙方履行調解協議;(5) 及時整理、歸檔調解文件和檔案;(6) 第十四條工會應當做好勞動爭議調解員和勞動爭議調解員的培訓工作,提高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法律水平和工作能力。
第十五條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調離本單位或者需要調整時,原遴選單位或者組織應當在30日內依法選派人員補選。調任或者調整調解成員過半數的,應當按照規定的程序重新組建。
第十六條上級工會應當指導下級工會的勞動爭議調解工作。第十七條工會可以在城鎮和鄉鎮企業集中地設立區域性勞動爭議調解指導委員會。自治區勞動爭議調解指導委員會可以邀請勞動行政部門代表和有關人員參加。地區勞動爭議調解指導委員會名單報當地上級總工會和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備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重婚登記的婚姻工作人員有哪些處罰
2020-11-16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是由誰提出
2021-03-02字體二次創作算侵權嗎
2021-01-28解除留置條件是什么
2021-01-16離婚是否引起法定監護人的變更
2020-11-25房屋贈與合同怎樣寫才生效
2021-01-22老公有外遇要離婚,妻子怎么搜集離婚證據
2021-01-12申請強制執行可否附加失信
2020-11-18商業銀行解散的事由是什么
2021-02-21簽了合同又作口頭承諾有效嗎
2021-01-31退股能否競業限制
2020-12-31無營業執照單位能否認定勞動關系
2020-12-20關于加班工資法律如何規定
2020-12-31法律是如何規定勞動爭議仲裁管轄的
2020-12-16海上運輸保險概述
2021-02-04免責條款未說明 保險公司輸官司
2020-11-20人壽險的理賠知識
2020-11-092020人身意外保險死亡賠償有多少錢
2021-02-12買夠十五年的職工養老保險,年齡不夠,還要補交嗎
2021-01-28發生交通事故怎么保險理賠
202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