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保護專利權人的合法權益,鼓勵發明創造,促進發明創造的應用,提高創新能力,第二條本法所稱發明創造,是指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本發明是指一種產品、方法或其改進的新技術方案;本發明包括一種操作方法、一種制造方法、一種工藝流程等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是指一種適用于產品形狀、結構或組合的實用新技術方案。第三條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負責全國專利工作的管理;統一受理和審查專利申請,依法授予專利權。各省人民政府專利行政部門,第四條申請專利的發明創造涉及國家安全或者重大利益,需要保密的,依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第五條對違法的發明創造,不得授予專利權,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獲取或者利用遺傳資源,依靠遺傳資源進行的發明創造,不授予專利權。第六條在執行本單位任務中或者主要利用物質技術條件進行的發明創造該單元的條件是服務發明創造。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于本單位;申請被批準后,單位為非職務發明創造的專利權人,申請專利的權利屬于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申請被批準后,發明人或者設計人是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條件和技術條件完成的發明創造的專利權人,本單位與發明人或者設計人有專利申請權和專利權歸屬合同的,第七條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壓制發明人、設計人的非職務發明創造專利申請。第八條兩個以上單位或者個人共同完成的發明創造,或者一個單位或者個人委托另一個單位或者個人完成的發明創造,除另有約定外,申請專利的權利屬于完成或者共同完成的單位或者個人;第九條同一發明創造只能授予一項專利權。但是,同一申請人對同一發明創造同時申請實用新型專利和發明專利的,第一次取得的實用新型專利權尚未終止,申請人聲明放棄該實用新型專利權,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申請人分別為同一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可以授予發明專利權,第十條中國單位或者個人向外國人、外國企業或者其他外國組織轉讓專利申請權或者專利權的,可以轉讓專利申請權或者專利權,專利申請權或者專利權轉讓的,當事人應當訂立書面合同,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登記,并予以公告。第十一條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權授予后,專利申請權或者專利權的轉讓自登記之日起生效。除本法另有規定外,未經專利權人許可,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實施其專利,即不得制造、使用、要約出售、轉讓、轉讓、轉讓、轉讓、轉讓、轉讓、轉讓、轉讓、轉讓、轉讓、轉讓、轉讓、轉讓、轉讓、轉讓、轉讓、轉讓、轉讓、轉讓、轉讓、轉讓、轉讓、轉讓、轉讓、轉讓、轉讓、轉讓、轉讓、轉讓、轉讓、轉讓、轉讓、轉讓、轉讓、轉讓、轉讓、轉讓,為生產經營目的銷售或者進口其專利產品,或者使用其專利方法和用途,要約銷售、銷售或者進口根據該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外觀設計專利權授予后,未經專利權人許可,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實施其專利,即不得制造,第十二條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實施他人專利的,應當與專利權人訂立實施許可合同,并向專利權人支付專利使用費。第十三條發明專利申請公布后,被許可人無權允許合同規定以外的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實施該專利,第十四條國有企業事業單位的發明專利對國家或者社會公共利益有重大意義的,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和省人民政府,自治區、直轄市經國務院批準,可以決定在批準的范圍內推廣應用,允許被指定單位開發利用,實施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向專利權人支付使用費。第十五條申請專利權或者專利權的共有人約定行使權利的,從其約定。未約定專利權人可以無許可單獨實施或者與他人聯合實施的;允許他人實施專利的,所收取的使用費應當分配給共有人,但前款規定的情形除外,第十六條被授予專利權的單位應當對職務發明創造的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給予獎勵;發明創造專利實施后,第十七條發明人或者設計人有權在專利文件中表明自己是發明人或者設計人,專利權人有權在其專利產品或者專利產品上標明專利標志第十八條在中國沒有經常居所或者營業所的外國人、外國企業或者其他外國組織在中國申請專利的,原則上依照本法辦理,在中國沒有經常居所或者營業所的外國企業或者其他外國組織在中國申請專利或者辦理其他專利事務的,應當委托依法設立的專利代理機構辦理
中國單位或者個人在中國申請專利或者辦理其他專利事務的,可以委托依法設立的專利代理機構辦理
專利代理機構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按照委托人的委托辦理專利申請或者其他專利事務;委托人的發明創造內容,除專利申請已經公布或者公告的以外,應當承擔保密責任。專利代理機構的具體管理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二十條任何單位和個人對在中國完成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向外國申請專利,應當事先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報請保密審查。保密審查的程序和期限按照國務院的規定執行中國單位或者個人可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參加的有關國際條約提出國際專利申請。申請人提出國際專利申請的,應當遵守前款規定。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參加的有關國際條約處理國際專利申請,發明或者實用新型違反本法第一款規定在外國申請專利的,依照本法和國務院有關規定辦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調解應遵循哪些原則
2020-11-14檢察機關接收群眾扭送嗎
2021-02-11交警責任判定同等責任怎么賠
2021-01-23限制消費令下達多久會生效
2021-02-24被取保候審了就表示結案了嗎,還會判刑嗎
2020-12-03夫妻共同財產可以贈送給親人嗎
2021-03-22未裁決的違章處理辦法是什么
2020-11-15學生在學校發生碰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8地役權是否適用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
2020-11-19勞務派遣職業病如何認定
2021-01-25工傷意外險理賠多少錢
2020-12-07水路貨物運輸保險條款
2021-03-20哪些人可以做保險合同的關系人
2020-11-18人身保險投保書什么意思
2021-01-24保險修車是自己先墊付嗎沒有那么多錢怎么辦
2021-01-08撞死親人能否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0-11-28怎么樣挑選給孩子的保險
2020-12-24保險法規定沒有受益人的情形具體包括哪幾種
2021-02-13特殊家財險的一個經典案例
2021-01-23交通事故保險公司理賠時間有限制嗎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