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申請工傷死亡,并要求支付喪葬費、養老金和一次性工傷死亡津貼。喪葬費標準為本單位總體規劃區域內員工6個月的平均月工資。完全喪失工作能力;員工因工死亡的配偶,男性年滿60歲,女性年滿55歲;員工因工死亡的父母,男性年滿60歲,女性年滿55歲;在工作中死亡的員工的子女未滿18歲;因工死亡員工的父母已去世,外祖父、外祖父已年滿60歲,外祖母、外祖母已年滿55歲;員工子女死亡或完全喪失工作能力,且其孫輩和孫輩未滿18歲;已故工人的父母已死亡或完全喪失工作能力,他們的兄弟姐妹未滿18歲。供養親屬的養老金標準為:已故員工每月工資的40%;對于其他親屬,每月支付已故員工月薪的30%。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老年孤兒或孤兒的數量將以每月10%的速度增長。城鎮居民一次性可支配收入為上年的20倍
相關知識:職工因下列情形之一受傷、致殘或死亡的,確認為工傷:,其范圍為:
1從事本單位的日常生產工作或本單位負責人臨時指定的工作。在緊急情況下,雖然不是由單位負責人指定,但它直接關系到單位的重大利益。經本單位負責人安排或者同意,從事與本單位有關的科學實驗、發明創造和技術改進的
3。在生產和工作環境中接觸職業有害因素引起的職業病
4。在生產和工作時間和區域內,因不安全因素造成意外傷害,或因工作緊張突發疾病導致死亡,或在第一次搶救和治療后失去全部勞動力
5。因履行職責造成的人身傷害。從事救援、救災、救人等活動,維護國家、社會和公眾利益。因工作或戰爭致殘的士兵,在企業工作后,舊傷復發。在出差期間,因交通事故或其他因工作原因造成的事故受傷或失蹤,或因突發疾病死亡,或經第一次搶救和治療后失去全部勞動力。在合理時間內,通過其他合理路線往返工作途中發生的事故屬于工傷事故。
(1)在合理時間內,通過工作地點和居住地點之間的合理路線往返工作途中,慣常居所和單位宿舍
(2)在合理時間內,通過工作地點與配偶、父母和子女居住地之間的合理路線上下班
(3)從事日常工作和生活所需的活動,以及在合理的時間和合理的路線上往返工作的路上
(IV)在合理的時間內往返工作的其他合理路線。[1] (上下班途中的傷害是指在合理的時間和路線上發生的交通事故,不是該人的主要責任。)
綜上所述,發生工傷死亡的,應當先收集證據證明是因工傷死亡,然后依法向單位申請工傷死亡賠償。我們必須知道工傷死亡賠償的項目是什么,以及如何計算賠償金額。如果你不明白,請到盧巴來。com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建筑工程疫情如何索賠
2020-11-08行政執法依據包括什么
2020-12-06自留地產生的侵權糾紛如何處理
2020-12-14法院公告費收費標準
2020-12-19知名的“網名”受保護嗎
2020-12-20定額發票有效期是多長時間
2021-02-08怎樣分割房屋遺產
2020-11-18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能否撤銷贈與
2020-11-22遺贈贍養協議書怎么寫
2020-11-28維持原判是一審生效還是二審生效
2021-03-26商業銀行到境外借款是否需要批準
2021-01-08承包方的主要違約形式及責任是什么
2020-11-20行政訴訟超過半年沒有結案怎么辦
2021-01-03買賣拆遷安置房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06合同期滿后公司終止合同應該怎樣補償
2021-03-24終止勞動合同會發生哪些爭議
2021-01-15公司倒閉勞務外包工有賠償嗎
2021-02-08定期壽險具體有什么特點
2020-12-03玻璃單獨碎險是什么
2021-03-09人身保險適用補償原則有什么含義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