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上救助費用訴訟由救助地或者被救助船舶最先到達地人民法院管轄。原告可以選擇一個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海上救助費用是指救助方在救助遇險船舶、貨物或者人命后向被救助方支付的費用。海上救助的構成根據我國海商法的有關規定,設立有效的救助行為或者救助請求權,必須符合下列五個條件:(1)救助發生在海上或者與海洋有關的通航水域。海上風險遠遠大于陸上風險,這是建立海上救助制度的一個重要方面。因此,我國《海商法》規定,救助人的救助行為必須發生在海上或者與海洋相連的通航水域。(2)救助對象必須是法律承認的救助對象。中國海商法承認的救助對象是船舶和其他財產。其中,船舶是指《海商法》第三條所稱船舶以及與之有救助關系的其他非軍用、政府公務船舶。也就是說,一艘打撈船舶和被打撈船舶必須是《中國海商法》第三條所指的船舶,而另一艘船舶可以是內河船舶、內湖船舶和總噸位不足20噸的非用于軍事或政府公務的小型船舶。(3)被救對象必須遭遇海上危險。海上危險的存在是發生救助的前提。只有當船舶或其他財產面臨可能造成損失的真空危險時,才有必要進行救助。(4)救助必須是自愿的。自愿原則是海上救助的構成要件之一。自愿,是指雙方的自愿,即救助方提供救助服務的意愿和被救助方接受救助服務的意愿。對救助人而言,自愿是指他在法律和義務上沒有義務救助遇險的海洋財產。如果救助成功,他有權獲得救助報酬,他將不進行救助或承擔任何責任。(5)救助必須有效。有效指全部或部分救出遇險船舶或其他財產。有救助事實但無救助效果的,不得要求救助報酬,海上救助不能成立。這是國際公約和各國海商法普遍接受的一項重要海上救助原則——“無效果、無報酬”原則,目的是防止和減少海洋環境污染的發生,鼓勵救助方救助可能或已經造成海洋環境污染的船舶或船上貨物,1989年《國際救助公約》增加了“特別賠償條款”,規定救助人對救助財產沒有效力,無權領取救助報酬。但是,如果救助方救助有海洋環境污染損害危險的船舶或船上貨物,在其他法律或合同另有規定的情況下,救助未取得成果的,仍可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第179條的規定獲得特別賠償,如果讀者需要法律幫助,歡迎他們上網尋求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產繼承糾紛的訴訟時效
2020-12-30車禍多久不起訴什么時候過期
2021-03-12擅自改變字號名稱如何處罰
2020-12-06什么時候產生滯納金,滯納金怎么計算
2021-03-22精神損失費賠償范圍的法律依據
2020-11-10父親被判刑可以申請變更撫養權嗎
2020-12-19房改集資房屬于什么性質
2021-01-17什么情況必須先進行勞動仲裁
2020-12-24航班取消有賠償嗎
2021-01-07保險合同應當包括的內容有哪些
2021-03-19保險合同糾紛中的法律知識
2021-01-27保險合同的失效與復效是什么意思
2021-01-05司機肇事 車主擔責 保險公司付費
2021-01-12工資中繳納失業保險的份額是多少
2021-01-02婚內買的保險離婚時能分嗎
2021-03-15暴雨致機動車發動機損壞保險公司能否拒賠
2021-03-23追尾造成事故保險公司怎么處理
2021-02-13突破“慘淡”局面:家庭財產險要隨著變化變
2021-02-02農村機動地最長承包期限是多久
2020-11-22原頒發的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如何處理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