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土地流轉有哪些類型?
(1)集體土地所有人以出讓的形式直接出售、變賣集體土地?
在這種類型中,集體土地所有權人往往以出讓人的身份與受讓人簽訂土地所有權轉讓合同,同意一次性將一定面積的耕地或其他土地出售給受讓人進行非農建設,并收取一定的地價,但該合同尚未得到土地管理局的批準。有時,出讓方和受讓方甚至沒有書面合同,在拿到一定地價后,直接將一定面積的土地轉讓給受讓方進行非農建設。(2) 集體土地所有權人以出讓方式買賣集體土地。一般有兩種形式的轉移。一是集體土地使用權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三條的規定取得了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和集體土地建設用地許可證,但未進入土地管理部門辦理任何手續的二是集體土地所有人或者使用人未取得合法的土地使用許可證,以非農業建設用地的形式將農用地轉讓給他人,未辦理任何審批手續,造成高額差價土地征收出讓土地價款。這種形式類似于轉讓。不同的是,在出讓前,農用地的性質往往是轉讓給非農建設用地的占有權。(3) 集體土地所有權人以租賃的名義將土地使用權轉讓給他人,是最常見的集體土地非法轉讓形式。集體土地所有人往往與土地使用者簽訂租賃合同,約定租賃期限為30-50年,甚至更長。土地使用者支付一次或者多次租金,在集體土地租賃合同期限內取得土地使用權。(4) 集體土地所有人以合作建房名義非法轉讓土地使用權。
集體土地所有人與其他單位或者個人簽訂合作建房合同,集體土地所有人提供土地,合伙人出資,雙方共同建房。約定的房屋竣工后,按一定比例分得一定面積的房屋或出售后,變相轉讓土地使用權。(5) 集體土地所有權人以合資、投資、招商等名義變相轉讓土地使用權。
在這種形式下,集體土地所有人以合作、合資、投資項目的形式與投資者簽訂合資或共同投資協議,約定雙方共同投資一個企業,集體土地所有人以土地作價的形式參與投資,但他們不參與不參與企業經營,也不承擔企業經營風險,按約定的金額或比例收取地價基金。(6) 集體土地所有權是以集體土地抵押他人或者自己的債務。當到期債務未清償時,同意債務人將直接使用土地還清債務,導致實際土地流轉,其中包括空白宅基地和待建房屋。宅基地使用有相應的審批程序,一般由住戶申請,實行“一戶一宅”的原則。實踐中,集體經濟組織往往松懈。他們以家庭成員個人名義批準申請的宅基地,將宅基地轉讓給集體組織成員的外地人名下,并以整體形式對外出租、出售,往往造成宅基地使用權的非法轉讓。(8) 集體土地所有權人將宅基地上的房屋及其附屬設施出售、出租給他人,致使集體土地使用權發生轉移。
根據我國法律,農村集體組織成員在宅基地上建造的房屋屬于農民個人財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農民有權擁有和使用個人財產,因此,農民有權處分在宅基地上建造的房屋。在現行的“地隨房”制度下,必然導致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的流轉。以上是小編為您整理的相關知識。如果你的情況更復雜,律霸還為律師提供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參加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計算機軟件訴訟包括哪幾類
2020-12-09商標權轉讓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08如何確定交通事故受訴法院
2021-02-04被撫養人生活費的計算
2020-12-25合并審理是否能超越級別管轄
2020-11-08交通事故司法鑒定標準是什么
2021-01-19關于商業銀行的擔保規定
2020-12-02是不是只要雙方沒有簽訂合同,就不須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何劃分
2021-01-21不知房價行情下簽售房合同怎么辦
2020-11-14新房子剛買就賣有稅嗎
2021-01-01企業勞動合同免責協議書有效嗎
2021-01-26實習期自我評價
2021-03-07勞動仲裁員工代表要什么條件
2021-03-09投資理財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1-02-06保險合同的解除方式有哪些
2020-12-06人身保險法中的保險利益存在于何人
2021-02-16人壽保險理賠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0-11-23投保車型與實駕車型不符,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27超額投保出險后如何理賠
2021-01-07對方逃逸保險賠償嗎
2021-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