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被迫簽署一份關于征收和補償的協議,我們該怎么辦。因為意思自治是民事行為的基本原則,協議的內容應該是當事人真實意思的表達。強迫他人違背自己的意愿簽訂合同,無疑違反了這一原則。其次,有必要通過司法途徑請求撤銷、變更或確認協議的無效性。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的規定,以脅迫手段訂立的損害國家利益的協議無效;不損害國家利益,但違背當事人意愿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514條第2款的規定,可以撤銷或者變更本協議。應當指出的是,撤銷權應當自有撤銷權的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行使。再次,要注意證據的收集和保全。
根據誰主張誰提供證據的證明規則,主張協議被脅迫的一方應在簽署協議時提供證據證明其被脅迫,而被脅迫的簽署往往非常隱蔽,沒有第三方在場(即使有,它不會向被脅迫方提供證據)。因此,被脅迫方應注意收集和保存相應的證據,如錄音錄像等。一旦發生此類事件,警方應及時向警方報告,做好詢問記錄,并向警方詳細描述事件經過,以便保留證據。
最后,注意選擇合適的談判環境和人員。
在人多的公共場所,通過非法手段被迫簽訂合同的可能性相對較小,可以有效降低風險。因此,在談判過程中,我們應該盡最大努力讓拆遷工作人員到自己家里來。如果不可行,也應該選擇公共辦公場所,而不是酒店、汽車等相對封閉的場所。另外,無論在哪里談話,都要盡量有親戚、朋友或家人陪同,避免單獨前往。征地拆遷補償協議能否背棄?土地征收與安置補償協議是征收人和被征收人兩個平等的民事主體,按照當事人意思自治的原則,就被征收土地的面積、價格、補償方式等民事權利義務達成的協議,民法上平等、誠實信用、平等賠償,一方當事人簽字后反悔的,雙方可以就有關事項進行協商。協商不成的,雙方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房屋拆遷過程中,拆遷人與被拆遷人簽訂的補償安置協議,在法律性質上屬于民事合同范疇,應當遵循民法通則和合同法的有關規定。無法定可撤銷或無效理由的,為有效合同,雙方應按約定履行,不得隨意反悔。根據《民法通則》第59條和《合同法》第54條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撤銷或者變更拆遷補償協議:1。重大誤解:一方當事人有權要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因重大誤解而訂立的合同。2明顯不公平:被拆遷人在簽訂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時明顯不公平的,被拆遷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變更或者撤銷。當事人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或者利用他人的危險,使對方違背真實意思的,受害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合同。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非法生產、買賣警用裝備罪辯護詞
2021-01-04房屋銷售代理合同簽訂流程是什么
2021-01-25拆遷中的回遷房質量有問題怎么辦
2021-02-23行政機關賠償要走哪些程序
2021-02-10訴訟離婚需要找律師嗎
2021-01-30陽臺使用權歸誰
2021-03-04一方存折寫父母的名字,離婚怎么證明是夫妻共同財產
2021-03-08委托合同該怎么解除
2021-01-21合同欺詐是犯罪嗎
2021-01-06伯父贈與房產給侄兒怎么交稅
2021-02-23勞務外包工轉正式工申請怎么寫
2021-01-18產品責任的主體有哪些
2020-12-15先理賠再治病拖垮癌癥病人
2020-12-16副駕駛人員跳車身亡保險公司應按照什么標準賠償
2020-12-02保險利益原則有哪些
2020-11-12車子沒貼強險標志怎么向交警證明買了保險
2021-02-21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方式是什么
2021-01-04土地轉讓合同的效力是怎樣的
2021-02-02國有土地上房屋拆遷法定程序到底是什么
2021-01-30拆遷維權的最佳時機是什么時候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