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在保護重要拆遷人權利的過程中應該遵守什么時間規定嗎。行政復議程序具有簡便、快捷、廉價等優點,因此追究被拆遷人在拆遷權法律保護中的違法責任是一種重要的法律手段。行政復議時間由《行政復議法》及其配套法規規定。第一個是申請所需的時間。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原則上應當自知道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60日內申請行政復議。至于起算日期,我建議你參照《行政復議法實施條例》第十五條至第十七條。行政復議審理需要多長時間?行政復議機關審理行政復議案件也有嚴格的期限。依照行政復議法的規定,行政復議機關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六十日內作出行政復議決定。經行政復議機關負責人批準,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期限最長不得超過30天。從法律規定可以看出,從提出申請到作出行政復議決定的時間一般為60天,最長不超過90天。對復議決定提起行政訴訟的期限。行政復議程序雖然簡單、快捷、廉價,但與行政訴訟相比,其公平性受到限制。被拆遷人在維權過程中,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選擇提起公平性較高的行政訴訟。根據行政訴訟法的規定,申請人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復議決定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復議機關逾期不作出決定的,申請人可以在復議期滿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行政訴訟中與時間有關的規定。文章首先指出,土地征收與拆遷是由政府的一系列行政行為構成的。為了保障被拆遷人的權利,他們必須追究政府的責任。行政訴訟是拆遷權保護過程中最有效、最終局的保障。當然,行政訴訟法及相關司法解釋也明確了關鍵的時間節點。起訴期的長短。根據《行政訴訟法》的規定,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行政行為已經發生之日起六個月內立案。也就是說,被拆遷人知道政府作出了與征地拆遷有關的行政行為,如政府批準征地、有關規劃、決定、許可等,自知道有關部門有相關行為之日起6個月內提起行政訴訟。六個月后我們還能起訴嗎?這是要區別對待的。根據法律規定,政府作出有關行政行為時不告知被拆遷人起訴權的,起訴期限為被拆遷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行政行為并有機會提起訴訟之日起2年;被拆遷人不知道政府作出有關行政行為,更不知道自己有權提起訴訟的,自行政行為發生之日起20年以上,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其他案件自行政行為發生之日起5年以上的。兩年、五年和二十年是最長的保護期。如果被拆遷人知道自己的權利受到侵害,必須在6個月內提起訴訟,但起算時間不再是政府作出行政行為的那一天,因此最長的保護期就會出現。
行政訴訟的審判期有多長?我國實行二審終審制度,行政案件必須經過一審和二審。對此,《行政訴訟法》還規定,一審、二審必須在一定期限內審結。我們來看看法律的相關規定。一審程序分為普通程序和簡易程序。普通程序方面,法律規定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作出第一審判決。我們熟悉這一規定。簡易程序法規定,自立案之日起45日內審結。在征地拆遷中,信息公開案件的審理一般需要采用簡易程序,因此其審理期限也應被拆遷人知曉。
二審程序的審判期間依法不分為簡易程序和普通程序。但是,我們應該注意二審程序何時啟動。根據行政訴訟法的規定,不服一審判決的,應當自判決書送達之日起15日內提出上訴,即啟動二審程序;不服一審判決的,應當自判決書送達之日起10日內提出上訴判決書送達日期。那么試用期是如何規定的呢?根據法律規定,二審法院應當在收到上訴狀之日起三個月內作出終審判決。也就是說,二審的期限原則上是三個月。在二審案件中,仍存在發回重審的情況。根據法律規定,審判期限應當按照一審的期限計算。關于再審程序時間的規定。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確有錯誤的,可以通過再審程序予以糾正。但是,中國實行的是二審終審制度。再審不是一個審判層次,因此沒有自己的審判程序。原是第一審案件的,再審時按照第一審程序審理,判決、裁定為第一審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當事人不服判決、裁定的,可以上訴;原是第二審案件的,在再審時按照第二審程序審理。但是,上級人民法院提請審判的案件,應當按照第二審程序審理,被拆遷人的判決、裁定不予上訴。那么,再審程序的審理期限有多長?法院應當根據情況比較一審和二審的審判期間。
何時申請強制執行。如果敗訴方不履行判決、裁定,是被拆遷人贏得行政訴訟、保護其合法權益的重要手段。申請強制執行也有期限。根據法律規定,申請人是公民的,申請執行的期限為一年;申請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申請執行的期限為180天,從法律文件規定的履行期限的最后一天起計算;法律文件沒有規定履行期限的,自法律文書送達當事人之日起計算。《信息公開條例》規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有權依法獲取政府信息,為自己的生產生活服務。因此,在征地過程中,各種相關的審批文件、規劃許可等政府信息都可以依法獲取。需要注意的是,相關部門接到申請后,必須在15個工作日內給予答復,最長不超過30個工作日。法律依據是《信息公開條例》第二十四條,“行政機關不能當場答復的,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答復;需要延長答復期限的,應當征得政府信息公開機構負責人同意,并告知申請人延長答復期限不得超過15個工作日。”。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回答。當人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政府采購質疑程序
2020-11-20股票質押就是股權質押嗎
2021-02-23普通累犯的構成條件是什么
2021-01-29中止探望權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24結婚有哪些正常收費
2021-03-08在外地能不能辦理結婚手續
2020-12-13民法宣告失蹤的前提是什么
2021-01-25農村信用社擔保合同擔保期是多久
2021-03-23不可抗力發生時索賠的處理原則
2021-01-18臨時停車多久算違章
2021-01-18雇傭關系能認工傷嗎
2021-03-21學生精神失常是學校的責任嗎
2021-01-15公房承租人對合用部位產生糾紛,如何處理
2020-12-31村民與村企業能否形成勞動關系
2021-01-13勞動糾紛調解手續有哪些
2021-02-02過渡時期適用第三者險如何處理
2021-03-18交通意外責任如何劃分
2020-12-18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的法律適用是怎樣的
2020-12-26人身保險合同法律上有什么規定
2020-11-09肇事罰單保險公司報銷嗎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