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人身保險合同糾紛包括:
(1)人壽保險合同糾紛
(2)意外傷害保險合同糾紛
(3)健康保險合同糾紛
人身保險合同是以人的壽命和身體為保險標的的保險合同。當人們遭受不幸事故或因疾病、年老以致喪失工作能力、傷殘、死亡或年老退休時,根據保險合同的約定,保險人對被保險人或受益人給付保險金或年金,以解決其因病、殘、老、死所造成的經濟困難、根據人身保險合同所保障的風險不同,又可將其分為人壽保險合同、意外傷害保險合同和健康保險合同等類型。
人壽保險合同是以被保險人的壽命為保險標的,當被保險人的壽命發生保險事故時由保險人給付保險金的保險合同。人壽保險合同的基本種類有死亡保險合同、生存保險合同和生死兩全保險合同。
外傷害保險合同是以被保險人遭受意外傷害及由此致殘或者死亡為保險標的,保險事故發生時,保險人向被保險人或受益人給付保險金的保險合同。該類保險合同既可作為獨立的合同存在,如普通傷害保險合同、特種傷害保險合同等,也可以作為一種從合同附加于人壽保險合同中。
健康保險合同又稱疾病保險合同,它是以被保險人的患病、分娩及因此而引起的殘廢或者死亡為保險標的,當被保險人遭受前述疾病方面的保險事故時由保險人向被保險人或受益人給付保險金的保險合同。
【典型形態】
在實踐中,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的典型形態主要有:
(1)人壽保險合同糾紛,是指當事人之間因人壽保險合同的訂立、履行等產生的各種糾紛。
(2)意外傷害保險合同糾紛,是指當事人之間因意外傷害保險合同的訂立、履行、終止等發生的各種糾紛。
(3)健康保險合同糾紛,是指當事人之間因健康保險合同的成立、履行等發生的各種糾紛。
【常用法律條文及索引】
《保險法》(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
1、保險合同的一般規定:
第十條保險合同是投保人與保險人約定保險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
投保人是指與保險人訂立保險合同,并按照合同約定負有支付保險費義務的人。
保險人是指與投保人訂立保險合同,并按照合同約定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責任的保險公司。
第十一條訂立保險合同,應當協商一致,遵循公平原則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
除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必須保險的外,保險合同自愿訂立。
第十八條保險合同應當包括下列事項:
(一)保險人的名稱和住所;
(二)投保人、被保險人的姓名或者名稱、住所,以及人身保險的受益人的姓名或者名稱、住所;
(三)保險標的;
(四)保險責任和責任免除;
(五)保險期間和保險責仟開始時間;
(六)保險金額;
(七)保險費以及支付辦法;
(八)保險金賠償或者給付辦法;
(九)違約責任和爭議處理;
(十)訂立合同的年、月、日。
投保人和保險人可以約定與保險有關的其他事項:
受益人是指人身保險合同中由被保險人或者投保人指定的享有保險金請求權的人。投保人、被保險人可以為受益人。
保險金額是指保險人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責任的最高限額。
第十九條采用保險人提供的格式條款訂立的保險合同中的下列條款無效:
(一)免除保險人依法應承擔的義務或者加重投保人、被保險人責任的;
(二)排除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依法享有的權利的。
第二十條投保人和保險人可以協商變更合同內容。
變更保險合同的,應當由保險人在保險單或者其他保險憑證上批注或者附貼批單,或者由投保人和保險人訂立變更的書面協議。
2、人身保險合同的規定:
第三十一條投保人對下列人員具有保險利益:
(一)本人;
(二)配偶、子女、父一母;
(三)前項以外與投保人有撫養、贍養或者扶養關系的家庭其他成員、近親屬;
(四)與投保人有勞動關系的勞動者。
除前款規定外,被保險人同意投保人為其訂立合同的,視為投保人對被保險人具有保
險利益。
訂立合同時,投保人對被保險人不具有保險利益的,合同無效。
第三十二條投保人申報的被保險人年齡不真實,并且其真實年齡不符合合同約定的年齡限制的,保險人可以解除合同,并按照合同約定退還保險單的現金價值。保險人行使合同解除權,適用本法第十六條第三款、第六款的規定。
投保人申報的被保險人年齡不真實,致使投保人支付的保險費少于應付保險費的,保險人有權更正并要求投保人補交保險費,或者在給付保險金時按照實付保險費與應付保險費的比例支付。
投保人申報的被保險人年齡不真實,致使投保人支付的保險費多于應付保險費的,保險人應當將多收的保險費退還投保人。
第三十三條投保人不得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投保以死亡為給付保險金條件的人身保險,保險人也不得承保。
父母為其未成年子女投保的人身保險,不受前款規定限制。但是,因被保險人死亡給付的保險金總和不得超過國務院保險監督管理機構規定的限額。
第三十四條以死亡為給付保險金條件的合同,未經被保險人同意并認可保險金額的,合同無效。
按照以死亡為給付保險金條件的合同所簽發的保險單,未經被保險人書面同意,不得轉讓或者質押。
父母為其未成年子女投保的人身保險,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限制。
第三十五條投保人可以按照合同約定向保險人一次支付全部保險費或者分期支付保險費。
第三十六條合同約定分期支付保險費,投保人支付首期保險費后,除合同另有約定外,投保人自保險人催告之日起超過三十日未支付當期保險費,或者超過約定的期限六十日未支付當期保險費的,合同效力中止,或者由保險人按照合同約定的條件減少保險金額。
被保險人在前款規定期限內發生保險事故的,保險人應當按照合同約定給付保險金,但可以扣減欠交的保險費。
第三十七條合同效力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中止的,經保險人與投保人協商并達成協議,在投保人補交保險費后,合同效力恢復。但是,自合同效力中止之日起滿二年雙方未達成協議的,保險人有權解除合同。
保險人依照前款規定解除合同的,應當按照合同約定退還保險單的現金價值。
第三十八條保險人對人壽保險的保險費,不得用訴訟方式要求投保人支付。
第三十九條人身保險的受益人由被保險人或者投保人指定。
投保人指定受益人時須經被保險人同意。投保人為與其有勞動關系的勞動者投保人身保險,不得指定被保險人及其近親屬以外的人為受益人。
被保險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可以由其監護人指定受益人。
第四十條被保險人或者投保人可以指定一人或者數人為受益人。
受益人為數人的,被保險人或者投保人可以確定受益順序和受益份額;未確定受益份額的,受益人按照相等份額享有受益權。
第四十一條被保險人或者投保人可以變更受益人并書面通知保險人。保險人收到變更受益人的書面通知后,應當在保險單或者其他保險憑證上批注或者附貼批單。
投保人變更受益人時須經被保險人同意。
第四十二條被保險人死亡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險金作為被保險人的遺產,由保險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的規定履行給付保險金的義務:
(一)沒有指定受益人,或者受益人指定不明無法確定的;
(二)受益人先于被保險人死亡,沒有其他受益人的;
(三)受益人依法喪失受益權或者放棄受益權,沒有其他受益人的。
受益人與被保險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且不能確定死亡先后順序的,推定受益人死亡在先。
第四十三條投保人故意造成被保險人死亡、傷殘或者疾病的,保險人不承擔給付保險金的責任。投保人已交足二年以上保險費的,保險人應當按照合同約定向其他權利人退還保險單的現金價值。
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險人死亡、傷殘、疾病的,或者故意殺害被保險人未遂的,該受益人喪失受益權。
第四十四條以被保險人死亡為給付保險金條件的合同,自合同成立或者合同效力恢復之日起二年內,被保險人自殺的,保險人不承擔給付保險金的責任,但被保險人自殺時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除外。
保險人依照一前款規定不承擔給付保險金責任的,應當按照合同約定退還保險單的現金價值。
第四十五條因被保險人故意犯罪或者抗拒依法采取的刑事強制措施導致其傷殘或者死亡的,保險人不承擔給付保險金的責任。投保人已交足二年以上保險費的,保險人應當按照合同約定退還保險單的現金價值。
第四十六條被保險人因第三者的行為而發生死亡、傷殘或者疾病等保險事故的,保險人向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給付保險金后,不享有向第三者追償的權利,但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仍有權向第三者請求賠償。
第四十七條投保人解除合同的,保險人應當自收到解除合同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按照合同約定退還保險單的現金價值。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法釋〔2009〕12號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
第一條保險法施行后成立的保險合同發生的糾紛,適用保險法的規定。保險法施行前成立的保險合同發生的糾紛,除本解釋另有規定外,適用當時的法律規定;當時的法律沒有規定的,參照適用保險法的有關規定。
認定保險合同是否成立,適用合同訂立時的法律。
第二條對于保險法施行前成立的保險合同,適用當時的法律認定無效而適用保險法認定有效的,適用保險法的規定。
第三條保險合同成立于保險法施行前而保險標的轉讓、保險事故、理賠、代位求償等行為或事件,發生于保險法施行后的,適用保險法的規定。
第四條保險合同成立于保險法施行前,保險法施行后,保險人以投保人未履行如實告知義務或者被保險人年齡不真實為由,主張解除合同的,適用保險法的規定。
第五條保險法施行前成立的保險合同,下列情形下的期間自2009年10月1日起計算:(一)保險法施行前,保險人收到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請求,保險法施行后,適用保險法第二十三條規定的三十日的;
(二)保險法施行前,保險人知道解除事由,保險法施行后,按照保險法第十六條、第三十二條的規定行使解除權,適用保險法第十六條規定的三十日的;
(三)保險法施行后,保險人按照保險法第十六條第二款的規定請求解除合同,適用保險法第十六條規定的二年的;
(四)保險法施行前,保險人收到保險標的轉讓通知,保險法施行后,以保險標的轉讓導致危險程度顯著增加為由請求按照合同約定增加保險費或者解除合同,適用保險法第十九條規定的三十日的。
第六條保險法施行前已經終審的案件,當事人申請再審或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起再審的案件,不適用保險法的規定。
【適用本案由需要注意的問題】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24條的規定,因保險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保險標的物所在人民法院管轄。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25條的規定,因保險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如果保險標的物是運輸工具或者運輸中的貨物,由被告住所地或者運輸工具登記注冊地、運輸目的地、保險事故發生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普通合伙企業的財產轉讓
2021-03-22夫妻個人財產,配偶和子女有居住權嗎
2021-03-03房屋賣了又辦理抵押是否可以強制執行
2021-01-03合同糾紛敗訴方跑路了怎么辦
2021-01-08樓宇外墻面使用涉及什么法律問題
2020-11-15勞動關系糾紛解決方式
2020-11-15建筑勞務分包給個人是否有效
2021-02-04勞動報酬糾紛是否要仲裁后訴訟
2020-12-12勞動糾紛中是否采取一裁終局
2020-12-15人壽保險理賠有什么步驟,及需要準備的證據有哪些
2021-01-27火災意外險如何賠償
2021-01-04飛機延誤險的具體規定是如何的
2020-12-31保險投資基金有哪些投資策略
2021-02-06在人身保險合同中受益人填誰
2020-11-14保險提醒、說明義務嚴格,保險人說明義務的履行標準是什么
2021-02-10開車撞死人保險怎么理賠
2020-11-11從一起賠案看保險公估的幾個法律問題
2021-03-16失業保險基金被挪用怎么辦
2021-02-18撞死親人能否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0-11-28車禍保險理賠具體費用是多少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