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徐某系橫峰縣紅橋墾區白沙嶺農場三隊村民。1994年,他與該縣戶籍居民鄭某結婚,并生下一子。按照國家政策,婚后,徐某和兒子的戶籍沒能遷到縣城,縣城是徐某父親為首的家庭成員。戶籍在原籍地。橫峰縣紅橋墾區白沙嶺農場三隊要求徐某和兒子按規定繳納所有稅款。徐交了他和兒子按照規定應該交的稅。橫峰縣“一江兩岸”工程征用了被告的部分土地,并補償了征地補償費。被告向村民支付了每人1480元的土地征用補償款,用于復制,但沒有支付給原告及其兒子。原告多次按村民待遇要求被告賠償征地款,但未能如愿,遂向法院提起上訴。橫峰縣人民法院認為,原告徐某及其兒子為被告村民,繳納了相關稅費,履行了義務,應享有與其他村民同等的權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七十五條和《國家建設征地條例》第十一條的規定,判決被告賠償原告及其子1480元征地補償金。法官說:這個案子是關于“已婚婦女”的權利的。現實生活中,“已婚婦女”的經濟或政治權利受到限制或被剝奪,不能享受到土地補償、安置補助、地上附屬品補償、青苗補償等村民的平等待遇,這些都應由國家依法給予。正確處理此類案件,涉及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的確認、村民自治的合法性和權利義務的對等。戶籍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取得戶籍的基本依據。就我國目前的戶籍改革和放開而言,戶籍是權利和身份認同的重要標志。當然,要把握兩個原則: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中生產。生活是基本原則;承擔村民義務是農村集體組織的原則。原告戶籍仍在被告辦事處,各項職責均以被告村民身份履行,具備被告村民的全部條件。在村民意思自治問題上,一些地方以此為原點,剝奪相關人員對村民的待遇。根據我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村集體是一個自治組織,有權決定各種補償費的分配方案。村民自治是村集體依法享有的對村務的自主管理權,應當依法實施。《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二十條規定,村民自治憲法、村規民約、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討論決定的事項,不得與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相抵觸,不得侵犯村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合法財產權利。也就是說,人民法院在審查分配方案時,不僅要審查程序的合法性,還要審查內容的合法性。還應當指出,權利義務一致原則也是處理“已婚婦女”相關案件的重要原則,因為民事活動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當民事主體之間存在利益沖突時,應以權利義務是否平等來平衡雙方的利益。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法律顧問資格許可尷尬落幕
2020-12-13供律師適用的法律顧問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0-12-29請律師打官司怎樣付費
2020-11-22怎么讓法官調解離婚
2020-12-26國外保護非婚同居女性權利的法律方法有哪些
2020-11-18宣告失蹤的要求有哪些
2021-01-23民法典包括勞動法嗎
2021-01-24第二順位繼承人能領到撫恤金嗎
2020-12-30不得擔任商業銀行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情形
2021-01-09集體合同是特殊的勞動合同嗎
2021-01-13最新(2008)勞動合同范本
2020-12-19哪些勞動合同無效?
2021-01-11競業限制解除后是否要遵守保密協議
2021-03-21什么情況下壽險公司會拒賠
2021-02-12出口產品責任保險中產品危險程度是如何劃分的
2020-11-14航班取消怎么辦
2021-02-01人身保險與財產保險之間存在什么不同嗎
2020-11-19本案保險合同約定損失賠償是否成立
2021-02-09賠款收據及權益轉讓書能否作為保險合同終結的依據
2021-03-12客戶交通意外致高殘 民生人壽理賠1.5萬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