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征地補償方案有異議怎么辦不同階段的征地解決方案不同:(1)公告階段。
根據《征地公告辦法》的規定,在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階段,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對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有不同意見的,他們可以發表意見或要求聽證。
征求意見和聽證時間: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被征地的農村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應當自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向有關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意見。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研究上述意見。被征收人要求聽證的,應當舉行聽證。確需修改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的,應當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批準的征地方案進行修改。(二)在公告實施階段,對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有異議的,按照《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五條的規定,對補償標準有爭議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協調;協調不成的,由批準征地的人民政府決定。《條例》的制定為矛盾的解決做出了安排,但筆者認為《條例》對《土地管理法》實施的規定已經成為被征收人權利的障礙。實踐中,被征收人對補償安置方案不服的,直接提起行政復議或者行政訴訟的,將被駁回。征地拆遷補償方案的優劣直接影響到被征收人的合法權益。因此,批準征地拆遷補償方案的行為是一種具體的行政行為。因此,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和《行政訴訟法》,被征收人不服的,有權直接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相關法律法規需要進一步優化和協調,更好地保護被征收人的合法權益。土地征收是一種行政行為。在土地征收法律關系中,由國家主管機關代表國家行使。被征收地與集體組織的地位不平等。在符合法定條件的前提下,行政機關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征收土地,不需要按照土地所有人的約定征收土地。土地征收集體組織作為一種行政行為,必須遵守法律。行政方面,土地征收并不是建立在當事人自愿一致的民事行為基礎上的,而是具有行政機關行使職權產生法律效力的行為。有人認為土地征收屬于國家行為。這種觀點并不準確。土地征收與其他行政行為沒有區別。二者都是行政機關行使法定職權的行為。國家行為是不可訴的。土地征收是一種行政行為,可以申請行政復議和提起公訴。土地征收是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多數學者認為,公共利益是指一定范圍內不特定多數人的共同利益,公共利益的需要是國家依法征收土地的唯一理由。土地征用必須以補償為基礎。國家征收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應當對被征收的農民和集體土地使用權的農民給予補償,保證失地農民的基本生活水平不因征地而下降。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解答。如果對征地補償方案有異議,在不同階段有不同的處理方式。處于宣布階段的人可以提出反對意見。如果他們在執行階段,他們可以申請仲裁。歡迎需要法律幫助的讀者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處罰聽證時間是否扣除
2021-02-26出租人隱瞞房屋被抵押承租人怎么維權
2020-12-09交通事故理賠好了還可以起訴嗎
2020-11-08事故認定書如何審查
2021-01-19車禍傷殘鑒定時間
2020-11-18如何確定交通誤工費賠償標準
2021-03-08冷暴力婚姻要不要結束
2020-11-16侵權行為會影響企業征信嗎
2020-11-25超市顧客摔傷賠償責任誰來負
2021-01-09誰能申請訴前停止侵犯知識產權行為
2020-11-26出口產品責任險的特點
2021-01-28“三個期限”避免保險合同糾紛的方法有哪些
2020-12-21保險合同如何生效
2021-01-21保險人在多少天內可以全額退款
2020-12-09婚內財產保全保險以及注意事項
2021-02-17對投保人不如實申報被保險人年齡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2021-02-27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2021-02-22什么時候發土地承包經營權證
2021-03-25承包的荒山可以轉讓嗎
2020-11-26土地入股分紅屬于什么科目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