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征地審批的主體是國務院和省政府。省政府限制35公頃耕地和70公頃非耕地。征地補償安置的主體是被征地的市、縣人民政府。
3。對征地補償標準有異議的,可以申請協調裁定。一是由市、縣級人民政府協調;協調不成的,由國務院或者省人民政府申請裁定。根據《物權法》,為了公共利益,可以依照法律規定的權限和程序,征收單位和個人的集體所有的土地、房屋和其他不動產。國家實行耕地專項保護,嚴格限制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控制建設用地總量。征地程序:發布征地通知書-現狀調查確認-與村民協商,組織聽證-組織,征地材料審批上報征地審批公告征地補償登記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編制審批補償安置方案實施交地安置征地糾紛的協調與裁決。
6。征地補償的一切費用,應當自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批準之日起3個月內足額支付給被征地農民和農民集體。土地補償費: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征地畝數×前三年年均產值×補償倍數(6-10倍)。
8。地上附著物和苗木補償:標準由省政府制定并提供給業主。
9。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集體所有土地被征收時,應當安排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就業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安置補助:前三年平均值×補償倍數(4-6倍)×安置人數。申請協調裁定的期限:10日至60日。
12。協調裁決的具體程序為:提出協調申請——實施協調——提出裁決申請——受理裁決申請——依法作出裁決——出具裁決意見——申請行政復議或者備案行政訴訟。
13。行政復議: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認為地方政府和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在征地過程中的具體行政行為違法或者不當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所依據的有關抽象行政行為是違法的。民事訴訟:土地補償費權屬糾紛、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之間土地補償分配糾紛、土地補償費管理使用不當糾紛、安置補助糾紛、地上附著物補償糾紛。行政訴訟:因不當或者違法使用征地審批權引發的糾紛,因違法辦理征地手續引發的糾紛,當事人對爭議裁決機構作出的征地補償安置標準決定不滿的,對鄉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和有關行政主管部門關于集體經濟組織土地補償和劃撥糾紛的決定不滿的。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建設工程征用土地合同要如何寫
2020-12-05房屋轉租糾紛如何處理
2021-03-07支票日期填寫規范是什么
2020-12-08軍人離婚財產分割原則
2021-03-04交通事故死亡賠償金如何分配
2020-11-16預約合同的基本規則是怎樣的
2021-02-23產品怎么簽訂免責合同
2021-01-04職務違法一般怎么處理
2020-11-20房產保全取消多久能過戶
2020-12-07合同免責條款有哪些
2021-01-13公司裁員怎么賠償
2021-01-09勞務派遣處理勞動合同爭議
2020-12-12勞動者不簽合同 單位可終止勞動關系
2021-02-04能登報聲明斷絕親子關系嗎
2021-03-20勞動監察大隊和勞動局是一回事嗎
2021-02-14企業違規讓員工提前復工怎么處理
2020-11-26車險續保押金是不是必須繳納
2021-03-19什么叫地下保單
2021-03-18預收保險費還未出保險單期間發生事故保險公司是否要理賠
2020-12-13公司拖欠五年保險如何維權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