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征地審批的主體是國務院和省政府。省政府限制35公頃耕地和70公頃非耕地。征地補償安置的主體是被征地的市、縣人民政府。
3。對征地補償標準有異議的,可以申請協調裁定。一是由市、縣級人民政府協調;協調不成的,由國務院或者省人民政府申請裁定。根據《物權法》,為了公共利益,可以依照法律規定的權限和程序,征收單位和個人的集體所有的土地、房屋和其他不動產。國家實行耕地專項保護,嚴格限制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控制建設用地總量。征地程序:發布征地通知書-現狀調查確認-與村民協商,組織聽證-組織,征地材料審批上報征地審批公告征地補償登記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編制審批補償安置方案實施交地安置征地糾紛的協調與裁決。
6。征地補償的一切費用,應當自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批準之日起3個月內足額支付給被征地農民和農民集體。土地補償費: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征地畝數×前三年年均產值×補償倍數(6-10倍)。
8。地上附著物和苗木補償:標準由省政府制定并提供給業主。
9。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集體所有土地被征收時,應當安排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就業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安置補助:前三年平均值×補償倍數(4-6倍)×安置人數。申請協調裁定的期限:10日至60日。
12。協調裁決的具體程序為:提出協調申請——實施協調——提出裁決申請——受理裁決申請——依法作出裁決——出具裁決意見——申請行政復議或者備案行政訴訟。
13。行政復議: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認為地方政府和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在征地過程中的具體行政行為違法或者不當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所依據的有關抽象行政行為是違法的。民事訴訟:土地補償費權屬糾紛、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之間土地補償分配糾紛、土地補償費管理使用不當糾紛、安置補助糾紛、地上附著物補償糾紛。行政訴訟:因不當或者違法使用征地審批權引發的糾紛,因違法辦理征地手續引發的糾紛,當事人對爭議裁決機構作出的征地補償安置標準決定不滿的,對鄉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和有關行政主管部門關于集體經濟組織土地補償和劃撥糾紛的決定不滿的。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和女朋友開房遇警察查嫖娼怎么辦
2020-11-24股權轉讓工商怎么變更股東
2021-03-08絕對控股的股東轉讓股權要通知他人嗎
2020-12-17商標權轉讓程序是怎樣的,要多少錢
2020-12-24收據原件丟失,復印件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13路邊停車方向不一樣會違章嗎
2020-12-14婚后買房怎樣才能屬于個人財產
2020-12-16挪用公款罪和挪用資金罪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17海外購房與國內購房的差異有哪些
2020-11-26云南省教師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1-01-26大學生見習期權益應由誰來保障
2020-11-17勞務承攬與勞務外包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11勞動人事爭議是一裁終局嗎
2020-11-23法律規定產品責任的賠償范圍包括什么方面
2020-12-04人身保險合同中代簽字應注意什么
2020-12-10以房養老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1-01-06保險公司法律責任人由誰擔任
2021-01-012020年河北保險最低基數是多少
2020-12-29保險公司不賠付車險的情況有哪些
2021-02-26保險公估及保險公估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