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申請戶口登記行政不作為法律規定是什么?
第一,法律直接規定的行政作為義務。這種法律正面規定的行政作為義務只能來自狹義的義務性法律規范,禁止性或授權性法律規范都不能正面體現行政作為義務。第二,法律間接體現的行政作為義務。所有授權性法律規范均隱含相應的行政職責,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行政作為義務。另外,行政相對人行政法上的權利義務規范也隱含行政主體的行政職責,從而包容著行政作為義務。第三,行政法規、行政規章以外的行政規范性文件規定的行政作為義務。第四,先行行為引起的行政作為義務。它指由于行政主體先前實施的行為,使相對人某種合法權益處于遭受嚴重損害的危險狀態,行政主體因此必須采取積極措施防止損害發生的作為義務。第五,合同行為引起的作為義務。行政主體因訂立行政合同所產生的作為義務。
上述五個方面的行政作為義務雖然表現形式各異,但其精髓是義務法定。因為對于行政主體而言,其義務即是其職責,而行政主體的職責必須是有明確的法律依據的。這是行政法治的必然要求。相對于行政法責任,如果行政職責沒有明確的法律依據,那么行政主體就不能承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然后,現實中行政主體職責因行政行為形式的不同而變化多樣,如行政附隨義務即是先行行為引起的行政作為義務,從表現上看,只是因行政行為的發生而隨機產生的另外一種義務。但實質上這一附隨義務也是存在著法律依據的,也就是必須以先行行政行為的法定作為義務為根據。又如行政契約的作為義務。
從表面上看,契約是合同雙方意思表示一致的產物,當然合同的義務也是雙方約定的結果。但行政契約的最高原則不是意思自治而是法治原則,這與民事契約有本質的區別。也就是說,行政契約的成立,是以行政主體法定職責為根據和內容,行政契約的訂立過程也是就行政主體以職責范圍的內容向行政對方發出要約,而相對方據此決定是否作出承諾。可見,行政合同中行政主體的作為義務不是合同主體雙方約定的結果,而是先定于行政主體法定職責而存在。因此,盡管形式各異,行政作為義務貫徹的仍然是義務法定原則。
對于行政不作為現在國家查處的非常嚴格。如果一旦發現有行政不作為的現象方式,當事人可以馬上前往該部門所在的上級單位進行投訴處理。上級部門會對相關人員進行詢問,如果事情屬實的話會對其進行一定的相關人員處理。
行政不作為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構成行政不作為的條件有哪些?
行政不作為訴訟時效是怎么規定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減刑假釋最新規定細則
2020-12-20消費者維權打官司有啥要注意的
2020-12-29打人致人輕微傷要賠多少錢,一般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25股權質押合同怎么寫
2021-02-09關于夫妻債務問題裁判的新思路
2021-01-06無期徒刑出獄后可以吃低保嗎
2021-02-05判決書生效后多長時間可以申請強制執行
2021-03-01家庭暴力如何處罰是怎么樣的
2021-01-23自建房申請書怎么寫
2021-02-08勞動部門收到集體合同多久未提出異議會生效
2020-11-20競業限制期間可否申請專利
2020-12-30實習期三個月合同簽幾年
2021-01-08觀察期間有工資嗎
2021-01-05產品責任保險責任范圍
2021-02-08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貨損賠償糾紛案
2021-01-30進出口貨運保險怎樣安全省費
2020-11-22買二手車保險沒轉怎么辦
2021-02-03雇主責任險案例
2021-01-12哪些需購買保險需要加費及哪類人不能投保
2020-11-09保戶須知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