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不作為可訴的對象是什么?
可以對行政機關的辦理人員或者行政機關本身提出申訴或者訴訟,行政不作為就是行政主體及其工作人員有積極實施行政行為的職責和義務,應當履行而未履行或拖延履行其法定職責的狀態。認為行政不作為是指行政主體未履行具體的法定作為義務,并且在程序上沒有明確意思表示的行政行為。所謂行政中的“不作為”行為,是基于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符合條件的申請,行政機關依法應該實施某種行為或履行某種法 定職責,而行政機關無正當理由卻拒絕作為的行政違法行為,亦稱“不作為違法”或“消極違法”行為。
二、 行政不作為的侵權構成
第一,行政不作為違法。一般行政侵權行為既包括違法也包括不適當,而行政不作為不存在不適當的問題,只存在違法的問題。這是由行政不作為這種行為的特殊形式所決定的。由于行政不作為是消極不作出某一行為,是法律上所擬制的一種行為形態,不具有具體的可感性和具像性。所以,對于行政不作為只有法律上的價值判斷,不存在客觀形態的事實判斷。因此,只有行政不作為的違法侵權,而不存在行政不作為的不當侵權。
第二,行政不作為已經造成了對行政相對方的權益損害。這一損害只要是行政不作為引起的,即可要求行政賠償,而不論這一損害是否可能獲得其他方面救濟。同行政作為一樣,行政不作為的行政賠償也不應采用損益相抵的原則。行政相對方權益的損害程度決定著行政賠償的數額,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公安機關不履行法定行政職責是否承擔行政賠償責任問題的批復》,在確定賠償的數額時,應當考慮該不履行法定職責的行為在損害發生的過程中和結果中所起的作用等因素。
第三,行政不作為與行政相對方的權益損害的事實之間具有因果關系。行政不作為是由于行政主體不履行對相對人所負的作為義務而構成行政侵權的,因此它與損害事實之間的因果關系,實質上是行政主體與相對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只要行政主體違背了對權利人所承擔的特定義務并因此導致其損害,就可以認為存在行政侵權的因果關系。
公民在遇到行政不作為事件時,應當按照規定的程序和要求來處理相關事項,行政機關有義務為公民辦理各項行政審批或者許可事項,如果存在行政不作為問題,則構成了工作人員失職,或者行政機關的管理不到位,具體情況應當根據實際來進行認定。
哪些行政不作為可以提起行政訴訟?
行政處罰從輕減輕處罰的情節是什么
稅收行政復議案件范圍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罪量刑標準如何
2020-11-14強行隔離戒毒怎么通知家人探視
2021-03-06遺囑怎么寫法律才具有法律效力
2020-12-24法律上的離婚保護措施有哪些
2021-03-15高度危險作業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怎么承擔
2021-03-21員工不辭而別的話單位要怎么處理
2021-02-25勞動糾紛的一裁終局
2021-01-11平安意外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1-03-17車險索賠小技巧
2021-03-10豪車車主為省修車費騙保構成什么罪
2020-12-25保險公司對被保險人及承運人的權利義務有哪些
2020-12-10保險合同是什么
2021-03-16出險和理賠時要注意什么
2021-01-25保單是假的,由誰負責
2021-01-14保險實務中的保險人說明義務是什么
2021-01-09疲勞駕駛出車禍保險賠嗎
2021-01-24買保險一定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2車輛全責方沒保險如何賠償
2021-03-08保險理賠有時間限制嗎
2020-11-23新保險法解釋有什么規定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