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購買農村農用地補償費的種類有: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補償費、青苗補償費和其他補償費。土地補償費,是指國家征用土地造成土地所有者投資和收入損失的補償。
2。安置補助是指國家為解決以土地為主要生產資料的農業人口因失去土地而造成的生活困難而給予的補助。
3。青苗補償是指對被征收土地上種植的水稻、小麥、玉米、蔬菜等農作物造成損失的補償。
4。地上附著物補償費,是指被征收土地上房屋、水井、道路、管道、水渠等各種地上建筑物、構筑物的拆除、恢復費用,以及被征收土地上林木的補償或者砍伐費用。
5。其他補償費,是指除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苗木補償費、地上附著物補償費以外的其他補償費,即因征地給農民造成的其他損失所支付的水利設施恢復費、誤工費等費用,搬遷費,基礎設施恢復費,征地補償費按照下列標準執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條
對征地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保證土地原有的生活水平被征地農民不減,長期生活有保障。
土地征收應當依法及時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和農村村民房屋、其他地上附著物、青苗補償費,為被征收農民安排社會保障費。農用地征收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綜合地價確定。區綜合地價的制定,應當綜合考慮原土地利用、土地資源狀況、土地產值、土地區位、土地供需、人口、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等因素,每三年至少調整或者重新公布一次。農用地以外的土地、附著物、苗木的補償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按照先補償后搬遷、先改善生活條件的原則,尊重農村村民的意愿,通過重新整理宅基地、提供安置房或貨幣補償等方式,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并補償因征收而引起的搬遷和臨時安置費用,以保障農村村民的居住權和合法財產權及住房權益。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將被征地農民納入相應的養老等社會保障體系。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主要用于符合條件的被征地農民的養老保險和其他社會保險繳費補貼。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費的籌集、管理和使用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
國家征收土地補償金過低的,要及時拿起法律武器進行追索。如果你需要律師的幫助,你可以在線咨詢我們的律師。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盜取公司財物上百萬如何量刑
2021-03-04醫患糾紛的預防與解決
2021-01-29個人隱私發到網上犯法嗎
2021-01-04行為人故意在高空拋物的會構成犯罪嗎
2021-02-06贍養人應當如何贍養老人
2021-03-12存單質押法院是否可以扣劃
2020-12-05滯納金最多可以收多少
2021-02-05交通事故逃逸死亡賠償
2020-12-03承包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0-12-14校園霸凌到底該如何預防
2021-01-16個人銷售住房是否繳納印花稅
2021-03-09員工曠工多久算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17小公司倒閉了怎么給員工賠償
2021-03-17用人單位調崗降薪合法嗎,怎么樣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2020-12-29可以不解除合同直接停社保嗎
2020-11-12代位追償在財險和壽險中的不同運用
2020-11-17國際金融危機催熱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3-02房屋保險中的分類有幾種
2020-11-27一般附加險別包括的內容有哪些
2021-03-11定值保險合同和不定值保險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