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司法強拆和行政強拆有什么區別?
行政強拆和司法強拆是政府和法院在房屋拆遷過程中依法采取的法律行為。拆遷人未與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達成補償安置協議的,由被拆遷房屋所在地的區縣住房土地局作出有實質內容的補償安置判決。此后,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未在裁定規定的搬遷期限內完成搬遷,區縣房產局提出申請,區縣政府責令區縣房產局、公安局強制搬遷的,屬于行政強制搬遷;區縣房地產局提出申請,法院復核搬遷的,屬于司法強制搬遷。
行政強制拆遷與司法強制拆遷的共同特點是:在區縣住房和土地局作出拆遷補償安置決定后,強制拆遷的開始時間相同;強制拆遷的申請人相同,申請人也相同是區縣住房和土地局;強制拆遷對象相同,均為被拆遷人或在裁定規定的搬遷期限內未搬遷的房屋承租人。但兩者的區別也很明顯:
首先,性質不同。行政強制拆遷的執行主體是政府,它運用政府的行政權力,行使行政權力。拆遷的法律責任由政府承擔。司法執行的主體是法院,法院行使司法權,拆遷的法律責任由法院承擔。二是效率不同。行政強制拆遷不受訴訟影響,即無論被拆遷人或房屋承租人是否在法定期限內提起訴訟,無論訴訟是否結束或能否勝訴,行政強制拆遷的執行都不會停止。因此,行政強制拆遷具有效率高的特點,如直接在政府內部審批實施,不受訴訟的制約。房地產局申請司法強制拆遷的前提是被拆遷人和房屋承租人能否提起訴訟,訴訟是否結束,房地產局是否勝訴。第三,社會公信力不同。其他政府部門難以對行政強制拆遷的實施進行有效監督。被執行人因沒有法律救濟渠道阻止行政強制拆遷,認為裁定或者強制拆遷裁定不當的,在行政強制拆遷過程中,被執行人與政府之間經常發生對立和沖突。行政裁決申請強制執行的司法程序是行政裁決主動接受司法監督的程序。與行政強制拆遷相比,其強制執行的社會公信力也更高。二是相關法律法規《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二十八條。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不提起行政訴訟,在補償決定規定的期限內不搬遷的,由作出補償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執行。
強制執行申請書應附有賠償金額、專用賬戶存儲賬號、產權交易用房和周轉房的位置和面積等。
以上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解答。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司法拆遷與行政拆遷的區別主要包括拆遷的性質、效率和社會公信力的不同。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您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合同法關于經濟補償金的規定
2021-03-02幫別人擔保貸款的后果
2021-01-04當承諾的法律規定
2021-02-22訴訟費用交納標準是如何的
2020-12-08變更商標流程是什么
2020-12-21解決民事糾紛有幾條途徑
2020-12-30法定監護與委托監護的關系如何
2021-01-13監護人有權處置被監護人的財產嗎
2021-03-23治安拘留十天能探望嗎
2020-12-05撿來的孩子不能盲目抱養 只有依法辦收養手續
2020-11-28政府與個人合同如何中止
2021-01-24單位讓員工帶病加班是否違反合同法
2021-02-27婚后男方出軌如何離婚
2020-12-20找車拉貨算雇傭關系嗎
2021-01-09在學校被傳染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17單身青年的購房標準是什么
2021-02-04私自改造租的房屋算違法嗎
2021-02-07光污染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0-12-10勞動者被裁員是怎么賠償的
2021-03-21如何應對公司調崗調職調薪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