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相關法律法規,房屋被拆遷時,被拆遷人選擇置換產權。被拆遷人無房居住的,房屋征收部門應當向被拆遷人支付臨時安置費或者提供周轉房。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二十二條的規定,因征收而搬遷的,由房屋征收部門向被征收人支付搬遷費;房屋產權發生交換的,房屋征收部門應當在房屋交付前向被征收人支付臨時安置費或者提供周轉房。第二十五條房屋征收部門與被征收人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就補償方式、補償金額和支付期限、產權交易房屋的位置、面積、搬遷費等訂立補償協議,臨時安置費或周轉房、停產停業損失、搬遷期限、過渡方式、過渡期等補償協議簽訂后,一方不履行補償協議約定義務的,對方當事人可以依法提起訴訟。房屋征收補償安置協議是否需要公證。本協議經雙方協商一致并簽字蓋章后,對雙方均具有法律效力和約束力。
但是,被拆遷房屋由管理部門管理的,補償安置協議必須經公證機關公證,即強制公證。通過公證,可以保證協議內容的真實性和合法性,有利于消除受托人對協議的疑慮。此外,《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書》必須載明拆遷當事人的單位、名稱、經營者名稱,協議書必須經雙方簽字蓋章后,方具有法律效力。
拆除非出租房屋時,拆遷人應當與被拆遷人簽訂協議;拆除出租房屋時,拆遷人應當與被拆遷人、房屋承租人簽訂協議。
在拆遷安置補償協議中,一般包括以下主要內容:
1。拆遷補償方式、貨幣補償金額及其支付期限;
2。安置房面積、標準和位置;
3。產權交易房屋價格差異的支付方式和期限;
4。搬遷期限、搬遷過渡方式和過渡期;
5。搬遷補助、臨時安置補助或停產停業損失的支付標準和支付方式;
6。違約責任和爭議解決;
7。當事人約定的其他條件。
另外,在簽訂拆遷補償安置合同時,要明確安置房的位置、安置房是未來房屋還是現有房屋、補償標準等重要信息。如果安置房是期房,就要在合同中明確住多久,超過這一期限如何按照國家法律法規進行補償。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回答。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房屋被拆遷時,被拆遷人選擇置換產權。被拆遷人沒有住房居住的,房屋征收部門應當向被征收人支付臨時安裝費或者提供周轉房。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來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各級行政機關有哪些
2021-01-25物業可以收取垃圾處理費嗎
2021-01-04照相館的照片屬于隱私嗎
2021-02-11代持股東是否承擔公司責任風險
2021-01-14公司的股東會如何行使職權
2021-01-14轉讓股權被拒辦變更登記怎么辦
2020-11-11車禍精神損害賠償的索賠如何確定
2020-11-21什么叫交通事故認定書
2020-12-22單位過錯造成員工自殺如何賠償
2021-01-16喪失繼承權會造成哪些影響
2020-12-06房地產中介的收費標準
2020-12-11抵押擔保的種類有哪些,哪些財產可以做抵押
2020-12-29企業經濟性裁員的條件和程序規定
2021-02-23對保險合同效力有什么規定
2021-01-05什么是健康保險
2020-12-03車保險單寫錯了怎么辦
2021-03-22車子沒買保險被撞了怎樣索賠
2020-11-08自然災害保險公司不賠合法嗎
2020-11-22保險代理人的業務范圍是什么
2021-01-17是否要購買強制保險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