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第十六條規定的房屋強制拆遷和維權的法律依據,如果拆遷人和被拆遷人或者拆遷人,被拆遷人與房屋承租人未就拆遷補償安置達成協議的,房屋拆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當事人的申請作出裁定。當事人對裁決不服的,可以自裁決書送達之日起三個月內向人民法院起訴。拆遷人按照拆遷條例給予被拆遷人貨幣補償或者提供安置、周轉房屋的,在訴訟期間不得停止拆遷執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八十三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四十五條的規定,征地房屋的強制拆遷應當由有關單位向人民法院申請,即:,只有司法強制拆遷才是合法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明確規定,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在這種情況下,任何人要征收一戶人家的房子,必須征得該戶人家的同意,實行公平交易,從該戶人家手中購買房屋。對當事人來說,可以收集證據,要求相關的法律賠償。《行政訴訟法》第二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有權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同時,根據行政訴訟法第十一條的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人身權、財產權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行政訴訟法律。
法院通常以不屬于人民法院管轄范圍為由拒絕立案,但拒絕作出不予受理的裁定書。由此可見,立案法院的法官們非常清楚,行政機關違法強拆可以起訴,只是當事人口頭推諉,這是實踐中“立案難”的具體體現。行政機關可以起訴違法拆遷,當然也可以提起復議程序。第三,行政機關的違法強拆可以重新考慮。
從房屋征收爭議行政復議的原則來看,行政復議的范圍應限于征收管理機關或者人民政府等部門的行政行為。過去,城市房屋拆遷過程涉及行政機關審批建設項目、核發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核發房屋拆遷許可證、確定拆遷單位資質、安置方式等諸多具體行政行為,裁決、執行等行政行為,當事人可以申請行政復議。
在國有土地和房屋征收過程的兩個環節,《征收條例》明確規定,當事人可以提起行政復議作為救濟方式:一是對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的房屋征收決定不服的;一是對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的賠償決定不滿意。被征收人對市、縣人民政府作出的房屋征收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訴訟。《行政復議法》第九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利的,可以自知道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十日內申請行政復議,但法律另有規定的申請期限超過60天的除外,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有權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行政機關可以起訴違法拆遷,當然也可以提起復議程序。對當事人來說,可以收集證據,要求相關的法律賠償。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黑社會性質案件”認定證據收集指引是怎樣規定的
2020-12-08四級醫療事故賠償標準
2021-02-15國家賠償是指什么,哪些情形可以去申請國家賠償
2021-01-09企業并購需要哪些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16欺騙性商標誤認的主要情形有哪些
2021-03-06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理解與應用
2021-01-03解決民事糾紛有幾條途徑
2020-12-30新三板上市條件
2021-01-07定婚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2021-02-16政府出讓土地要交印花稅嗎
2021-01-09期待利益不予賠償該怎樣理解
2020-11-19業主委員會的概念以及職責是什么
2021-03-20免責條款有哪些特征
2020-12-03護士實習期間犯了錯誤誰來承擔
2021-03-15產品責任險條款
2021-03-14我國工程保險有沒有法律保障
2021-01-02保險公司未具體告知投保人保險合同條款不能免責
2020-12-06保險合同糾紛案例
2021-01-11快速理賠是什么意思
2021-03-06保險合同有哪些必備條款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