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取得建設項目批準文件。
開工建設項目,必須取得建設用地所在地政府規劃委員會的批準文件,并取得合法的建設許可。二是取得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用地單位憑建設項目批準文件,到當地政府規劃局或者規劃辦公室辦理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的審批和頒發。三是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批準文件。
土地使用單位辦理前兩批審批后,向當地國土資源局申請國有土地使用權審批文件。國土資源局經審查認為土地使用權符合國家有關政策,將下發國有土地批準文件。四是制定拆遷計劃和拆遷方案。拆遷人應當調查核實計劃拆遷范圍內被拆遷戶的建筑物、構筑物、居住人口、地理環境和經濟狀況,全面掌握具體情況,分析拆遷工作中可能出現的情況和趨勢,認真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拆除方法,確定拆除期限。五是開設拆遷資金專戶。
拆遷人必須在專業銀行開立拆遷資金專戶,根據拆遷工作需要足額繳存拆遷資金,專款專用。6申請拆遷許可證。
具備上述條件后,拆遷人應持有關部門的批準文件到當地房產管理局或建設局辦理拆遷許可證,取得拆遷許可證后方可實施拆遷。拆遷許可證簽發單位與拆遷許可證同時簽發拆遷通知書。通知內容包括:被拆遷人姓名、拆遷實施單位、拆遷范圍、拆遷期限、搬遷日期等。拆遷公告發布后,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從事下列活動:(一)新建、改建、改建、改建、改建、改建、改建、改建、改建等,房屋及其附屬物的擴建、改建;(二)房屋買賣、交換、贈與、出租、抵押、財產分析、出租戶掛牌;(三)改變房屋、土地用途;(四)企業工商登記和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法人登記。9簽訂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拆遷公告發布后,拆遷人應當按照國家和地方法律、法規的規定,與被拆遷人協商拆遷期間的補償安置事宜,簽署一份書面協議。拆遷補償安置協議依法簽訂后具有法律效力,各方應當履行。拆遷人應當按照約定對被拆遷人和房屋承租人進行補償安置,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應當在約定的搬遷期限內完成搬遷。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搬遷后,被拆遷人應當在批準的拆遷范圍和拆遷期限內及時實施拆遷。強制拆遷在規定的拆遷期限內,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未就拆遷補償安置達成協議的,拆遷人將通過法定程序強制拆除被拆遷房屋。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因受疫情致經營困難如何處理
2021-01-14履約保證金為什么不等同于違約金
2020-12-18兩個以上法院有管轄權如何處理
2020-12-26交通肇事如何賠償
2020-12-24團伙盜竊價值七萬如何量刑
2021-02-01女職工哺乳期保護
2021-01-08簽訂勞動合同時要如何避免簽訂無效的勞動合同?
2020-12-06勞務承包合同適用什么法
2020-12-05離職補償金標準含年終獎嗎
2021-01-02勞動爭議案件最多能賠償幾年
2020-11-19人身保險的受益人是由誰指定的
2021-01-27胡某訴某起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1-2920天買230萬保險 一男子連續投保后神秘死亡
2021-03-16快速理賠對方不去定損怎么辦
2021-03-17怎樣提前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8保險合同簽字由配偶簽字有效嗎
2020-12-01租房開店遇拆遷,可以向房東索要補償費嗎
2020-12-10違章建筑就一定會被拆除嗎
2020-11-27宅基地上房屋拆遷怎么補償
2021-02-02拆遷過程中的補償到底和戶口有沒有關系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