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的規定,非農業戶籍人員也可以轉讓農村集體土地。農村集體土地實行家庭承包和其他承包方式。家庭承包土地不適宜,但可以承包給集體成員以外的人。《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三條規定,國家實行農村土地承包經營制度。
農村土地承包采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家庭承包方式,對不適合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溝壑、丘陵、灘涂等農村土地,可以采取招標、拍賣、公開征求意見等方式進行承包,第四十九條農村土地以其他方式承包的,應當簽訂合同,承包人取得土地經營權。雙方的權利義務和合同期限由雙方協商確定。采用招標、拍賣方式訂立合同的,合同費用通過公開招標或者競爭性招標確定;采用公開協商方式訂立合同的,合同費用由雙方協商確定。第五十條荒山、荒溝、荒山、荒灘,可以通過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直接承包,也可以將土地經營權轉為股份,分配給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實行承包經營或者股份合作經營。承包荒山、溝壑、丘陵、灘涂的,應當遵守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防止水土流失,保護生態環境。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法律關系中,承包人享有下列權利:
1。承包人擁有承包土地和森林、山地、草原、荒地、灘涂、水面的,承包人有權取得一定數量、質量和位置的土地和森林、山地、草原,荒灘地是由集體組織起來的,這是承包人進行生產經營活動的前提。利用承包地或者其他生產資料,獨立開展生產經營活動。三。從承包地或者其他生產資料中收取收入,按照約定的數額向用人單位支付收入后,取得剩余收入的所有權。公民個人的合同收入可以繼承。承包經營權的轉讓是承包人對承包經營權的懲罰。一般情況下,承包人將承包土地分包出去,沒有勞動力或其他業務。承包經營權轉讓所得歸承包人所有。承包人承包土地后,仍有權按照集體組織規定的制度,使用集體組織所有的農林設施,如灌溉設施、農業機械等。承包地被征收的,承包地經營權人有權依法取得相應的補償。
以上知識是對相關法律問題的解答。根據我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的規定,非農業戶籍人員也可以轉讓農村集體土地。農村集體土地實行家庭承包和其他承包方式。家庭承包土地不適宜,可以承包給集體成員以外的人。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來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夫妻共同債務的舉證責任分配
2020-12-10不屬于仲裁法的受案范圍的情況
2020-12-23企業破產或倒閉,單位需支付經濟補償嗎
2020-11-12發律師函能解除合同嗎
2021-03-09監護人有權禁止未成年人談戀愛嗎
2021-01-26保密義務不是競業限制單位,需不需額外付費
2020-12-05用人單位末位淘汰解除勞動合同合不合法
2021-01-03免責條款有何用
2021-03-13私家車載客遇事故保險公司是否理賠
2021-03-04投資保險的常見誤區有哪些
2021-01-24保險合同的射幸性特征是什么意思
2021-02-01論保險合同的無效──從世都百貨退保風波說起
2020-12-29自殺保險公司理賠多少
2021-02-12《健康保險管理辦法》罰款額度是多少
2020-12-20保險合同終止的原因有哪些
2021-03-15保險理賠需要出示哪些材料
2021-01-26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應該找什么部門辦證及內容
2020-11-23土地出讓收回可以再次出讓嗎
2020-12-05土地出讓金的計算標準是怎樣的
2020-11-14劃撥土地轉讓程序是什么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