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的規定,非農業戶籍人員也可以轉讓農村集體土地。農村集體土地實行家庭承包和其他承包方式。家庭承包土地不適宜,但可以承包給集體成員以外的人。《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三條規定,國家實行農村土地承包經營制度。
農村土地承包采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家庭承包方式,對不適合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溝壑、丘陵、灘涂等農村土地,可以采取招標、拍賣、公開征求意見等方式進行承包,第四十九條農村土地以其他方式承包的,應當簽訂合同,承包人取得土地經營權。雙方的權利義務和合同期限由雙方協商確定。采用招標、拍賣方式訂立合同的,合同費用通過公開招標或者競爭性招標確定;采用公開協商方式訂立合同的,合同費用由雙方協商確定。第五十條荒山、荒溝、荒山、荒灘,可以通過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直接承包,也可以將土地經營權轉為股份,分配給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實行承包經營或者股份合作經營。承包荒山、溝壑、丘陵、灘涂的,應當遵守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防止水土流失,保護生態環境。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法律關系中,承包人享有下列權利:
1。承包人擁有承包土地和森林、山地、草原、荒地、灘涂、水面的,承包人有權取得一定數量、質量和位置的土地和森林、山地、草原,荒灘地是由集體組織起來的,這是承包人進行生產經營活動的前提。利用承包地或者其他生產資料,獨立開展生產經營活動。三。從承包地或者其他生產資料中收取收入,按照約定的數額向用人單位支付收入后,取得剩余收入的所有權。公民個人的合同收入可以繼承。承包經營權的轉讓是承包人對承包經營權的懲罰。一般情況下,承包人將承包土地分包出去,沒有勞動力或其他業務。承包經營權轉讓所得歸承包人所有。承包人承包土地后,仍有權按照集體組織規定的制度,使用集體組織所有的農林設施,如灌溉設施、農業機械等。承包地被征收的,承包地經營權人有權依法取得相應的補償。
以上知識是對相關法律問題的解答。根據我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的規定,非農業戶籍人員也可以轉讓農村集體土地。農村集體土地實行家庭承包和其他承包方式。家庭承包土地不適宜,可以承包給集體成員以外的人。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來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婚姻中的約定怎么樣才能有效力
2020-12-12員工獲得激勵股權能否轉讓
2021-02-02土地違法執法監管得到長效保障機制
2021-03-16網絡借貸合法嗎
2021-01-02離婚法院調解和好后對方還是有家庭暴力能不能再次起訴離婚
2021-02-15裝修工人失誤造成業主損失誰賠償
2021-01-24關于建筑工程團體人身意外傷害險的法規
2021-03-22理財保險的種類
2021-01-14保險合同的成立需要具備哪些
2021-01-30保險合同格式條款被判無效的情況
2021-03-232020最新人身意外保險賠償標準是多少
2021-01-04保險公司的業務流程有哪些
2020-11-24一個自然人也可設保險代理公司保險公估
2021-03-25什么是保險費和保險費率?
2021-02-18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是什么意思
2021-01-20土地承包經營權出租是什么意思
2021-03-05土地互換期限約定不明怎么處理
2021-03-25拆遷補償款與評估公司該如何確定
2021-03-23拆遷安置房到手一年多房產證能辦嗎
2020-12-14農村拆遷安置房與經濟適用房到底有什么區別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