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與損失合同相關的義務可以在不支付賠償的情況下解除,則企業一般沒有現時義務,不應當確認預計負債;相反,如果損失合同的相關義務不能解除,則企業具有現實義務。同時,如果履行該義務很可能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且其金額能夠可靠計量的,確認預計負債。
2。待決合同成為虧損合同時,合同中存在標的資產的,對標的資產進行減值測試,并按規定計提減值損失。預計損失超過減值損失的,超出部分確認為預計負債;合同中不存在標的資產的,符合預計負債確認條件的與損失合同有關的義務確認為預計負債。cas13應用指南中損失合同的會計處理較為籠統,實踐中的處理仍值得商榷,主要針對非標資產損失的會計處理。本文通過一個案例加以論述。
例如:A公司和B公司于2013年8月簽訂了一份不可逆轉的合同。a公司以100萬元(不含稅)的合同價格向B公司銷售了50種產品。合同規定該批產品將于2014年2月10日交貨。到2013年底,a公司已經生產了40件這種產品。由于材料價格上漲,每件產品的單位成本達到102萬元。本合同已成為損失合同。據估計,其余10種非生產性產品的單位成本與生產的產品相同。首先,假設10件非生產性產品不履行合同,需要支付30萬元的違約金。第二,如果10件非生產性產品不履行合同,他們需要支付15萬元的罰款。對于第一種情況,根據財政部會計從業資格評審中心編制的《中級會計實務(2014)》,a公司2013年末對該合同的會計處理如下:
(1)對于標的資產,確認資產減值損失:借:資產減值損失80;貸:存貨跌價準備80。(2)對于非標準資產部分,確認預計負債,計入營業外支出。履行合同造成的損失=10×(102-100)=20萬元,不履行合同造成的損失=30萬元。假設企業理性,在決策時選擇履行合同并支付違約金,損失較低。在這種情況下,企業選擇繼續生產產品并交付給B公司,因此確認損失20萬元:貸款:營業外支出20元;貸款:預計負債20元。
(3)產品生產完成后,預計負債與庫存商品沖抵:借入:預計負債20;借出:庫存商品20。筆者認為,按上述方法進行會計處理存在兩個缺陷:一是非標準資產的預計負債增加營業外支出不合理。根據會計準則,“營業外支出”核算與企業日常生產經營活動不直接相關的各項支出。在這種情況下,非標資產的損失很可能發生在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活動中,與企業的日常生產經營活動沒有直接關系,因此不宜將損失計入營業外支出。因為企業未能根據市場原材料供需的變化制定合理的產品銷售價格區間,而是約定了固定的銷售價格,無法有效應對因材料價格突然上漲造成的損失,造成合同損失。這可以歸結為企業管理層對合同內容管理不當,屬于管理層的責任。因此,增加非標準資產預計負債的管理費用更為合理。
其次,非標準資產產出后沖減“存貨”是不合理的。這種處理方法雖然可以沖抵所生產產品的成本,但不能反映產品的實際數量,導致產品的實際減值損失不能得到確認,產品的真實價值不能真實反映,使損失合同不能準確計量,造成損失會計信息失真。
筆者認為,當待執行的合同成為虧損合同時,將10種沒有標的資產的非生產性產品確認為預計負債,并在這些產品生產完成后確認資產減值損失。這種處理真實反映了產成品的實際價值,也符合資產減值會計處理的實質,從而保證了會計信息的真實性。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對上述情況應作如下處理:
(1)對于標的資產部分,應確認資產減值損失。借:資產減值損失80;貸:存貨跌價準備80。(2)對于沒有標的資產的部分,確認預計負債。借方:管理費用20;貸方:預計負債20。生產結束后,將預計負債轉入存貨跌價準備。借:庫存商品1020;借:生產成本1020。借:預計負債20;貸:存貨跌價準備20。對于第二種情況:
(1)對于有標的資產的部分,確認資產減值損失。借:資產減值損失80;貸:存貨跌價準備80。(2)對于沒有標的資產的部分,確認預計負債。履行合同造成的損失=10×(102-100)=20萬元,不履行合同造成的損失=15萬元。
假設企業理性,在決策時會選擇支付違約金,確認損失15萬元。由于損失15萬元屬于違約損失,與企業日常生產經營活動沒有直接關系,應計入營業外支出。借方:營業外支出15;貸方:預計負債15。如果企業基于雙邊貿易和伙伴關系的考慮決定繼續履行合同,應確認損失20萬元。20萬元損失屬于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應計入管理費用。借方:管理費用20;貸方:預計負債20。產品生產完成后,將預計負債轉入存貨跌價準備。借:庫存商品1020;借:生產成本1020。借:預計負債20;貸:存貨跌價準備20。綜上所述,對于計入“營業外支出”或“管理費用”的損失合同的非標的資產損失,應區分具體情況:因繼續履行合同造成的損失屬于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的,計入管理費用,生產結束后計提減值損失;選擇支付違約金的,屬于與企業日常生產經營活動不直接相關的各項費用,符合“營業外支出”定義的,應當將損失計入營業外支出。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到期不讓走怎么辦
2021-01-22股權質押比例怎么算呢
2020-12-28拘留通知書一般寄到哪
2021-03-11債權優先于物權的情形有什么
2021-02-15交通事故醫療費怎樣算
2021-03-04監視居住的場所在哪里
2020-11-11沒履行監護權可否不贍養
2020-11-13公民侵犯個人隱私怎么處理
2021-03-05違反民訴法強制措施是否構成拒執罪
2021-03-15離婚調解無效何時判
2020-12-12個人財產如何繼承給孩子
2020-11-17房產私人抵押公證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17簽訂住宅購買合同的注意事項
2020-12-23房產保全取消多久能過戶
2020-12-07企業勞動合同免責協議書有效嗎
2021-01-26勞動合同關系幾年內訴訟有效
2021-02-12抑郁癥裁員是否有賠償金
2021-03-20對工傷認定不服可申請仲裁嗎
2021-02-11現金價值的扣除的問題有哪些
2021-02-17投保車險如何獲得無賠款優待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