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抵押物抵償貸款有效嗎?
案情簡介:原告與被告簽訂了借款合同和抵押合同,雙方約定到期不能還款,抵押物應當用于沖抵銀行貸款。2000年6月,某商場與銀行簽訂了三份借款合同,約定某商場向銀行借款4500萬元。合同簽訂后,雙方進行了公證。之后,銀行先后放款共計4500萬元,但為了保證三份借款合同的履行,雙方簽訂了抵押合同,約定將該樓盤以商場名義抵押,擔保范圍為借款合同本息。同時約定,銀行貸款到期后,如果借款人不能及時償還銀行貸款,愿意將抵押物交給銀行,接受強制執行。《抵押合同》已辦理公證和房地產抵押登記手續。(案件索引: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2004)154號)判決結果:未按抵押合同約定清償借款的,以抵押物抵減借款的內容無效,但不影響合同其他內容的效力。根據我國《擔保法》和司法解釋,抵押物在履行期屆滿未清償債務的,所有權轉讓給債權人的協議無效,但內容的無效不影響抵押合同其他部分的效力。因此,本案抵押合同第二十條關于抵押物所有權轉移的約定因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而無效。其余是當事人的真實意思,應當合法有效。律師表示:流動抵押條款的有效性以及是否對抵押合同的有效性產生影響。
在上述案件中,爭議的焦點是抵押物轉化的貸款內容是否有效。我國法律對抵押權的規定,其目的是保護債權能夠順利實現,在現實生活中,抵押權也被廣泛運用。但是,抵押權的效力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即動產抵押權在抵押合同生效時生效,不動產抵押權在登記時生效。抵押物流轉條款是指合同當事人約定,債務人逾期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或者抵押權人有權直接取得抵押物的所有權。可以說,流轉抵押條款是實現債權最便捷的方式,也就是說,如果你不還錢,那東西就是我的。但多數時候,債權人往往利用這一點,以自身的優勢和債務人的迫切需要損害債務人的合法權益。其目的不僅是為了保證債權的實現,債權人往往想通過迫在眉睫的心態迫使債務人放棄自己的利益,從而獲得更多的利益,這也是法律無法制止的原因。本案中,銀行與商場簽訂的抵押合同中包含抵押內容,即“借款人在銀行貸款到期后未及時歸還銀行貸款的,愿意將抵押物移交銀行并接受強制執行”的約定,明顯侵害債務人利益的,應當予以法律禁止。但《擔保法》司法解釋也規定,雖然約定貸款到期不還,但轉為貸款的抵押內容無效,但不影響抵押合同其他部分的效力。因此,抵押合同的內容是有效的,銀行不能通過這種方式取得財產所有權。只能將上述財產轉為資金,通過公開拍賣的方式償還銀行債務。
以上是相關答案。如果你欠了錢,一般需要根據合同內容來確定數額,不能用抵押物來償還。如果你在這個案子上到人民法院去,你就得不到支持。如果您有其他法律問題,可以向律師咨詢律師網. 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常見的無效購房合同有哪些
2021-03-10區片綜合地價多久調整一次
2020-12-15聽證制度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2021-03-12坐滴滴出交通事故怎么辦,責任怎么分
2021-02-05逮捕后的偵查羈押期限的規定
2021-01-16法院強制措施是否影響征信
2020-11-23辭退保姆說實話嗎
2020-11-22小產權房的物權轉移的生效要件是什么
2021-02-13合同不到期辭退員工賠償幾個月
2020-12-30是否對其他單位承擔競業限制義務
2021-03-19競業禁止與競業限制的主要區別在哪些方面
2021-02-08勞動爭議幾年自動終止
2020-12-17投連險有什么風險
2021-02-19強險投保人提供哪些材料
2021-02-28五五分成保險是怎樣賠償的
2021-01-17司機太激動操作失誤,乘車人被本車壓傷,保險公司是否賠償
2021-01-26違約責任保險是怎樣的
2020-12-29超載多少保險拒賠
2021-03-02車輛自燃險有必要買嗎
2021-03-24土地出讓金的是什么,土地出讓金的返還方式有哪些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