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子到了法庭多久會判刑
我國法院的庭審沒有時間上的限制,只要在審限內審結案件就可以。但是,按照實際情況,一般來說一次庭審的時間需要1到2個小時左右。如果案件權利關系簡單,通常一個小時左右可以審理完畢,要是有一定復雜程度的,需要1個多小時到2小時,或者2小時以上不等。
除此之外,還需要關注庭審中以下幾個時間:
1、關于被告答辯狀的時間
人民法院在立案之日起5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
被告在收到起訴狀之日起15日內提出答辯狀(注意:被告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
被告提出答辯狀的,人民法院會在收到之日起5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給原告。
2、法院通知當事人開庭的時間
訴訟法規定是在開庭前3天通知。
3、法院審結案件所需時間
民事案件
簡易程序案件:3個月;
一審普通程序案件:6個月;
上訴案件:3個月;
特別程序:30天內;公告期滿后30天內;
再審案件:3個月內。
刑事訴訟
簡易程序案件:20天內(對可能判處的有期徒刑超過三年的,可以延長至一個半月);
一審普通程序案件:2個月(至遲不超過3個月);
上訴、抗訴案件:2個月;
重審案件:3個月。
4、法院判送達判決書的時間
法院當庭宣告判決的,一般會在5日內送達判決書。
相關法律知識:有特殊理由可以申請延遲開庭嗎?
法院開庭是國家司法資源的利用,能夠影響開庭審理延遲的必須由法律規定。按照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在法庭審判中,有三種情形是可以延期審理的:
1、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物證,重新鑒定或者勘驗的;
2、檢察人員發現提起公訴的案件需要補充偵查,提出建議的;
3、由于當事人申請回避而不能進行審判的。
因此,需要參加審判的人如果不是遇到上面三種情況的,是無權申請延期審理的了。法院開庭審理是按照法律的規定進行的,訴訟參加人也都應該按照法律的規定按時間參加訴訟,這種規定說到底也是為了維護我們的訴訟權益。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相信大家都清楚,案件的實際情況不同,在庭審過程中所遇到的情況不一樣,這些都是會導致具體所花費的時間。因此針對具體案件,是無法估計從開庭到判決要多長時間,如果對于這方面的知識還有什么疑問,歡迎大家到律霸網咨詢,我們將提供專業的律師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刑事賠償范圍的確定
2021-01-18撤銷民政機關婚姻登記行為之后婚姻自始無效嗎
2021-01-04什么是律師風險代理,風險代理律師收費標準是什么
2020-11-15不可撤銷保證責任如何承擔
2020-11-25商品房住房面積怎么計算
2020-12-27格式合同侵害什么權益
2021-01-24一線城市樓市退燒,2020北京房產最新政策
2021-02-18集資房買賣合同效力如何
2021-01-30勞動合同爭議解決方式怎么規定
2021-02-14競業限制協議不是自己簽的有效嗎
2021-02-22勞務分包合同應蓋什么印章
2021-01-07被判刑軍人的工齡如何計算
2020-12-26單位沒給員工買社保發生工傷誰來賠償
2020-11-21投保壽險時的注意事項
2021-01-12汽車全險包括什么
2020-12-04保險理賠如何解決索賠難的問題
2020-12-07保險法釋義第一百六十六條是怎樣的
2021-02-25淺議損失補償原則在人身保險中的運用
2021-02-27車主少交鑰匙 保險公司少賠損失
2021-01-08為什么要為車輛買保險?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