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抵押物能否隨意轉讓?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十七條規定:“抵押期間,抵押人未通知抵押權人或者受讓人轉讓抵押物的,抵押物發生轉移的抵押權人登記后,仍可以行使抵押權;取得抵押物所有權的受讓人可以代債務人清償全部債務,抵押權消滅,受讓人清償債務后可以向債務人追償。”。因此,抵押人未告知抵押權人或者受讓人轉讓抵押物的法律后果,不是確認轉讓無效,而是承認轉讓有效,同時賦予抵押權人對轉讓抵押物的追索權,以保護抵押權人的債權。第二,抵押物轉讓有哪些限制?目前,法律對抵押物轉讓的限制一般有以下幾種:
第一種觀點是“同意”說,即抵押人轉讓抵押物必須征得抵押權人的同意,未經抵押權人同意不得轉讓。這一觀點的主要依據如下:
首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一百一十五條規定:“抵押物屬于抵押人本人所有、保管的,抵押期間,抵押人轉讓抵押物未經債權人同意,將同一抵押物抵押給他人的,或者以抵押物的價值設定抵押的,抵押部分重新抵押的,該行為無效。”。二是國家經貿委通知,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國有小企業出售若干問題的通知》規定,出賣人出售債權金融機構貸款抵押、質押的企業財產,必須征得債權金融機構同意。
第二種觀點是“通知與告知”,即抵押人轉讓抵押物時,應當告知抵押權人和受讓人,而不是征得抵押權人的同意。主要理由如下:
首先,《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四十九條規定:“抵押期間,抵押人轉讓已登記的抵押物的,轉讓財產已經抵押的,應當通知抵押權人,并告知受讓人;抵押人未通知抵押權人或者未告知受讓人的,轉讓無效。”。根據該條規定,抵押人轉讓抵押物時,在履行通知義務后,未經抵押權人同意,轉讓生效。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四十九條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的意見(試行)》第一百一十五條的規定明顯矛盾。但是,擔保法的效力明顯高于最高法院司法解釋,司法解釋是第一位的,擔保法是第二位的,以擔保法的規定為準。第三種觀點是“效果追求論”,即抵押人轉讓抵押物不需要征得抵押人的同意,也不需要通知抵押人和受讓人;抵押人對轉讓的抵押物有追索權的,仍然可以行使抵押權。
即使我們抵押我們的個人物品,這些物品的所有權仍然屬于我們。當然,只有在我們沒有能力贖回的情況下,財產的所有權才會轉移。在此之前,如果按揭公司要轉讓我們的抵押品,必須經過我們的同意。如有其他疑問,也可以就相關內容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小孩給狗咬傷怎么賠償
2020-12-05拆遷款支票拿到怎么給錢
2021-02-20強制執行申請書怎么寫
2020-12-19拘禁方式干涉婚姻自由怎么辦
2021-03-11兩個以上法院有管轄權如何處理
2020-12-26法院立案需要戶籍證明嗎
2021-01-14護工合同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24政府拆遷司法提存的程序
2021-01-31房屋中介費收取包括哪些內容
2021-02-16房屋中介合同有何法律效力
2021-01-03房地產評估的原則
2020-11-30什么叫集資房,集資房買賣最新規定
2021-01-05終止勞動合同會發生哪些爭議
2021-01-15人壽保險合同的條款的內容包括哪些
2020-12-04可以投1年以內的短期交強險嗎
2021-01-17互聯網保險的基本模式有哪些
2021-03-16填寫理賠申請單時把姓名中間一個字寫錯了,保險公司會理陪嗎
2021-03-08理賠有爭議該怎么解決
2021-03-18再保險
2021-01-27農村土地轉讓協議范本怎么寫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