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遺失物能否善意取得,權利人或者其他權利人有權追償。遺失物轉讓歸他人所有的,債權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受讓人之日起二年內,有權向無權處分的人請求損害賠償,或者請求將原財產返還受讓人。但是,受讓人通過拍賣或者向具有經營資格的經營者購買遺失物的,債權人要求返還原財產時,應當支付受讓人支付的費用。債權人向受讓人支付費用后,有權向無權處分的人追償。所謂善意取得,是指動產占有人或者名義上的不動產登記人將動產或者不動產非法轉讓給受讓人后,受讓人善意取得該財產的法律制度,依法取得該財產的所有權或者其他財產權。如果雙方僅達成協議,就不存在物權變動的公示行為,當事人之間的法律關系只是債務,不存在物權法律關系,善意取得的效力就不可能發生。第二,善意取得的條件是什么?善意取得必須符合下列三個條件:
1。受讓人轉讓財產,主觀上是善意的。受讓人的善意是指受讓人認為財產的轉讓人不是無權處分財產的人。
2。善意取得制度不適用于無償取得財產。
3。依法應當登記的轉讓財產已經登記,不需要登記的財產已經交付受讓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一百一十三條的規定,自公告之日起六個月內無人認領的遺失物歸國家所有。此時,公安機關可以拍賣、變賣遺失物,所得上繳國庫。善意取得,又稱即時取得或者即時時效,是指動產占有人將財產所有權轉移給第三人或者為第三人設定其他物權的制度,即使動產占有人無權處分動產物權,善意受讓人仍然可以取得動產所有權或者其他物權。善意取得制度是適應商品交易需要的一項法律制度。在廣泛的商品交易中,交易當事人往往不知道對方是否有財產處分權,難以對市場上銷售的商品逐一進行調查。受讓人善意取得財產,按照轉讓人的擅自處分使交易無效,并允許受讓人返還財產的,不僅會推翻已經形成的財產關系,但也使當事人擔心,在從事交易活動時,所購商品可能隨時都要退貨,這會造成當事人在交易中的不安全感,不利于商品交易秩序的穩定。一般來說,善意取得制度起源于德國法。在日耳曼法中,動產的區分不是基于所有權人的被他人占有的意愿,也不是基于所有權人的被他人占有的意愿,而是規定了不同的后果:(1)在動產不基于所有權人的被他人占有的意愿的情況下,如被盜或遺失,所有人仍然有權,無論誰擁有動產,他都有權要求返還。(2) 動產出租、委托保管等根據所有權人的意志移交他人時,所有權人有權向合同相對人即承租人和受托人要求返還原物和賠償損失。第三人從對方取得占有物的,不屬于請求返還原物。在這種情況下,第三人雖然取得了財產的占有權,但沒有取得財產的所有權,所有權人仍然享有所有權。當合同相對人從第三人處取得對該財產的占有時,所有權人有權向對方收回對該財產的占有。這一原則以占有人意圖將物交由他人占有為基礎,后來在傳統民法中被稱為占有可信性原則。德國民法關于善意取得的規定繼承了德國法,并在第932-935條中作了詳細規定:轉讓人的轉讓費用屬于其財產,善意第三人取得其所有權(第932條)。與日耳曼法相比,德國民法典有兩個變化:一是模仿羅馬法,以第三人的善意為條件;二是日耳曼法中第三人只取得占有權,不受所有人的追索,而德國民法典中,所有權是通過第三方的善意取得的。
至于“你能善意地取得他人的遺失物嗎?”你提出的,我們已經解決了。如果你找到了別人的失物,你可以善意地得到,也就是說,當你找不到失主時,失物招領人可以暫時或者立即得到,但此時你并不擁有失物的所有權。如果你有任何問題,請咨詢我們的律師。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購買不良資產需要牌照嗎
2020-12-06管理系統軟件知識產權如何界定
2021-01-22股權質押合同怎么寫
2021-02-09申訴和再審不是一回事嗎
2021-02-12離婚財產保全需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1-03-21公務員集資房買賣有什么限制
2021-03-12第三人代為履行后怎么追償
2020-11-13請假工資如何計算
2021-01-07石家莊教師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1-02-27保險人合同解除權的方式有哪些
2020-12-19對保險合同效力有什么規定
2021-01-05車上責任險案例
2020-11-21保險合同的效力如何
2020-12-15保險法對于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的管理是怎樣規定的
2020-11-19免賠額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0-12-14被保險人或投保人保戶須知
2021-02-03年輕白領必須走出的保險誤區
2021-02-17農村開荒地能不能流轉
2020-12-14公租房的拆遷補償款怎么分割,誰有權分割,如何分配
2021-01-04拆遷安置房如何分房子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