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條為了加強對集體土地上房屋拆遷的管理,維護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保障拆遷當事人的利益,保障城鄉建設的順利進行。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因征用國家建設集體土地(以下簡稱征地)或者占用農村建設集體土地(以下簡稱征地)拆遷房屋,適用本辦法以及被拆遷人補償安置的需要。
征地拆遷宅基地以外的房屋,按照本市有關規定執行。第三條本辦法所稱拆遷人,是指依法征用、占用集體土地取得房屋拆遷許可證的用地單位。
本辦法所稱被拆遷人,是指對被拆遷房屋擁有所有權的單位或者個人。第四條市國土資源和房屋局(以下簡稱市國土資源和房屋局)主管本市集體土地和房屋拆遷管理工作;區縣國土資源和房屋局(以下簡稱區縣國土資源和房屋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集體土地和房屋拆遷管理工作。第五條區縣人民政府和鄉(民族鄉)、鎮人民政府應當按照本辦法規定的職責,做好本行政區域內的房屋拆遷管理工作。第六條拆遷人應當按照本辦法的規定對被拆遷人進行補償安置。被拆遷人應當在規定的期限內完成搬遷。第二章拆遷管理第七條用地單位取得房屋拆遷許可證后,方可進行拆遷。第八條用地單位取得征地、占用批準文件后,可以向區縣國土房管局申請暫停土地使用范圍內的下列事項:(一)新批準的宅基地和其他建設用地>(二)批準新建、改建、擴建房屋;
(三)申請入戶、分戶,但結婚、生育、回國、軍人復員、批準與外省市直系親屬團聚的除外,刑滿釋放、終止勞動教養等;(四)簽發工商營業執照;(五)出租房屋、土地;(六)改變房屋、土地用途。
區縣國土房管局批準用地單位申請后,應當將前款所列事項書面通知有關部門,暫停辦理有關手續,并在用地范圍內予以公告。通知、公告應當明確拆遷范圍、暫停事項和暫停期限。停牌期限自公告之日起不超過一年。用地單位確需延長暫停期的,應當報區縣國土資源和住房局批準,延長期不得超過半年。
暫停期間,擅自處理本條第一款所列事項的,不予承認房屋拆遷。第九條用地單位申請房屋拆遷許可證,應當向被拆遷房屋所在區縣國土房管局提交下列文件:(一)用地批準文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年度最新工傷賠償標準依據和計算方法是什么
2020-12-20國家強制性標準包括哪些
2020-12-04交通事故中車主與駕駛員如何承擔賠償責任
2021-02-02離婚和財產分割的相關規定
2021-02-09養別人老人多年能要回贍養費嗎
2021-01-27按揭批不下來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1-03-25什么是涉外繼承?
2020-12-19學生上學路上的安全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4房地產開發項目開發流程
2020-12-19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的效力
2020-11-23交強險起訴保險公司流程
2020-12-16《健康保險管理辦法》罰款額度是多少
2020-12-20家中失火保險可以賠嗎
2021-01-24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應承擔被保險人的連帶責任嗎
2021-02-13保險報案沒理賠算騙保嗎
2021-02-15最高法民二庭負責人解讀保險法解釋(二)
2020-11-09公眾責任險費率
2021-01-26什么是有權代理?
2020-12-19保險合同的關系人
2021-01-10承包合同與租賃合同的區別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