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規范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土地增值收益管理,建立國家、集體、個人相結合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機制,保障農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規定,根據《國務院關于農村土地征收、集體建設用地納入土地征收管理意見的通知》的規定,制定本辦法市場化與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第二條根據《國土資源部關于印發農村土地征收、集體建設用地市場化和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實施細則的通知》(國土資發[2015]35號),試點縣(市、區)和市、縣(區)政府地區,集體建設用地市場化制度改革試點縣(以下簡稱試點縣)和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市場化再出讓本辦法適用于土地增值收益調節基金(以下簡稱調節基金)的管理。
第三條將集體建設用地、倉儲用地界定為集體建設用地。第四條本辦法所稱調整基金,是指按照建立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市場準入制度的目標,在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市場準入和流轉過程中,從土地增值收益中提取的資金建設用地同權同價,流轉順暢,收益共享。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以出讓、租賃、出資(股權)或其他視同轉讓等方式取得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收益的,以及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后的土地使用權所有人以出售、交換、贈與、租賃、出資(股權)或者其他視同轉讓的方式取得再轉讓收入的,應當向國家支付調整費用。第二章收繳國庫第五條試點縣財政部門會同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征收調整基金。
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調整費原則上由出讓方、出租方、投資方(股東)和轉出方支付。第六條調整費按照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進入市場或者重新流轉后土地增值收益的20%-50%征收。
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的土地增值收益,是指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在市場進入收入中扣除購置成本和土地開發支出后的凈收益,以及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在扣除購置成本和土地開發支出后的凈收益購置成本和土地開發支出來自再轉讓收入。
試點縣綜合考慮土地增值收益情況,按照國家與集體土地增值收益總體平衡、保護農民利益的原則,結合土地利用情況,確定調整基金征收比例,土地等級、交易方式等因素。第七條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以出讓、投資(股)方式入市的交易總價為入市收入。
以租賃方式入市的,租金總額為入市收入。第八條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以出售、交換、租賃、出資(股)等方式轉讓的,按照下列方式確定再轉讓收入:(一)以出售方式轉讓的,銷售價格為再轉讓收入。
(2)以交換方式再轉讓并補償差價的,以轉讓土地的評估價格與交換的土地或房地產的評估價格與合同約定的差價補償金額中的較大者為再轉讓收益。其中,以土地、房地產以外的實物等非貨幣形式補償差價的,其評估價值為相應的差價補償。(3)以租金或投資(股)形式再轉讓的,以租金總額和成交總價為再轉讓收入。(4) 以償還債務、司法裁決等方式進行再轉讓的,以評估價格與合同協議價格中較高者為再轉讓收入。(5) 對向直系親屬捐贈或者負有直接扶養義務的,以及通過國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和國家機關向國內教育、民政等公益事業捐贈的,暫不征收調節基金。其他捐贈活動,以評估價作為再轉讓收入。第九條征地費用和土地開發支出的具體內容和標準,由試點縣人民政府結合當地實際確定。
如果無法核實該地區土地入市或再流轉的取得成本,則可以根據該地區土地取得或土地收儲的平均成本,或簡單的征收調整方法,制定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的平均成本可按交易總價的一定比例制定資金,由試點縣人民政府報省財政和國土資源廳批準后實施。第十條試點縣應當制定與城市國有土地統一的農村集體土地基準地價制度。在建立農村集體土地基準價格制度之前,應當參照國有土地基準價格制度。
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入市流轉價格低于基準地價80%的,試點縣人民政府有優先購買權。第十一條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交易通過土地有形市場或者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進行的,交易雙方應當簽訂書面合同,約定地塊、面積、交易方式、交易總價等,調整基金金額、支付義務人和支付期限。
土地有形市場管理部門或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應披露交易信息。
第十二條監管基金托收部門根據合同和交易信息,核定監管基金應付款項,并出具支付通知。繳款通知書應當載明土地的宗地、面積、交易方式、交易總價、調整基金數額、支付義務人和支付期限等。
監管資金征收部門應當定期公布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的交易和監管基金的支付情況。第十三條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交易當事人按照約定支付價款、稅金、調整費后,由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按規定辦理不動產登記手續。
調整基金繳納證明是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入市再流轉不動產登記的重要內容。第十四條調整付款義務人應當按照合同、協議和付款通知的約定,按時足額支付調整付款。對未按規定繳納調整基金的,財政、國土資源等有關部門有權采取措施督促其補繳。第十五條調整基金全額上繳試點縣地方財政,納入地方一般公共預算管理。試點期間,各省市不參與資金份額調整。
調整基金的具體支付方式按照省財政廳關于非稅收入征管的有關規定執行,暫填“1039999其他收入”的政府預算收支分類科目。第十六條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以現金形式取得的土地增值收益應當平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品房買賣合同簽訂后,開發商可以抵押嗎
2020-12-03勞動糾紛債權能否轉讓
2021-03-06第三方支付有哪些弊端
2020-12-25商標權域名權和著作權的保護期限是怎樣的
2021-01-09訂婚后男方爽約彩禮需要退回嗎?
2021-03-13欺詐損害國家利益合同可以撤銷嗎
2021-03-25房地產代理合同糾紛解決方法有哪些
2020-12-24購房的潛規則都有哪些
2021-03-18公司倒閉員工按入職時間怎么賠償
2021-01-18用工備案的用工形式是什么意思
2021-02-13買了自燃損失險,車輛著火了,就一定能得到賠償..
2021-02-20保險欺詐有哪些情形
2021-02-14快處快賠理賠五大流程是什么
2021-01-21疾病保險是否可以包含生存保險責任
2020-11-09保險利益的含義是什么
2020-12-14保險代理公司管理規定制度有什么
2021-01-02土地承包合同是不是要式合同
2021-01-17征地拆遷中,拆遷補償安置方案是由誰制定的
2020-11-10舊房在拆遷時會進行折舊嗎,折舊率怎么算
2021-03-07拆遷房征收房產稅嗎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