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法典》將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合同法》有效期至2020年12月31日。屆時,與民法典相抵觸的規定將失效,并將被新頒布的司法解釋所取代?!睹穹ǖ洹肥┬星暗囊幎ǎ骸逗贤ā返谝话僖皇龡l【損害賠償范圍】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不按照約定履行合同義務,給對方造成損失的,賠償損失的數額相當于因違約造成的損失,包括履行合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約后一年甲方在訂立合同時已經預見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約可能造成的損失。經營者欺騙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合同欺詐,是指合同一方為了牟利,故意隱瞞或者歪曲事實。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經營者欺詐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應當根據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數額,增加的賠償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費用的兩倍。在實踐中,對于是否也應適用上述規定來增加開發商的欺詐責任,法學界存在很大分歧。多數人認為購房是一種合同行為,應當適用合同法,而不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也有人認為購房也是一種消費行為,應當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房地產開發企業銷售時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買受人可以要求解除合同,并可以要求出賣人支付雙倍的價款。
1。故意隱瞞未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或者提供虛假商品房預售許可證的;
2。故意隱瞞所售房屋已抵押的事實;
3。故意隱瞞所售房屋已賣給第三人或者房屋被拆遷補償的事實。但在現實生活中,由于買賣雙方信息的不平等,商品房銷售中的欺詐行為遠不止上述三種情況,希望有識之士再接再厲,爭取購房者的消費者地位,盡可能保護購房者的利益。需要提醒購房者的是,只有三種情況適用雙倍賠償原則,購房者在購房時不要大意。購房時仍應按本書前幾章所述方法對項目進行法律審查,以免上當受騙,無法索賠。如何解決購房糾紛
解決合同糾紛有四種方式,即協商、調解、仲裁和訴訟。其中,合同當事人應當依照法律和合同的有關規定通過協商解決爭議,也可以通過調解解決,即民間組織應當按照自愿、合法的原則解決爭議。這兩種方式是最方便、最方便的。其次,根據合同中的仲裁條款或事后達成的仲裁協議,解決糾紛的方式與向法院起訴的方式相比,也有利于案件的快速解決,降低解決成本。當然,訴訟雖然費時、費錢,但卻是解決合同糾紛最重要、最權威的方式。
要認定開發商惡意欺詐的可能性,購房者必須有開發商惡意欺詐的證據,否則很難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通過法律渠道追究開發商的責任。如何識別開發商的惡意欺詐行為或者在處理開發商的惡意欺詐行為時有相應的問題,大家可以來談談律師網找個律師幫你。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在醫院突發心梗死了怎么賠償
2020-11-23擔保法保證期間的規定
2020-12-08如何審查鑒定書的真偽
2020-12-17工商公示內容有假如何處罰
2020-12-09設計合同的有效期限是多久
2021-02-25申請減刑假釋滿足哪些條件
2020-11-13房屋租賃合同糾紛怎么辦
2021-01-23單位駕駛員發生交通事故受傷、死亡的,應當由誰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2020-12-13簽了競業限制離職后會補償嗎
2020-11-26不可抗力發生時索賠的處理原則
2021-01-18租賃期內可以終止勞動合同嗎
2020-12-03單位終止勞動合同如何支付補償金
2020-12-20女職工權益保護專項集體合同
2020-12-19勞動訴訟的審理程序是什么
2021-01-09承擔產品責任有哪些主要方式
2021-02-17家庭財產保險理賠程序
2020-11-18合同生效2年后自殺,保險公司為何拒賠
2020-12-25養老保險辦理所需要的材料有哪些
2021-03-22機動車因不明原因起火保險公司是否應賠償
2021-01-24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效力是怎樣確定的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