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傷期間老板,不按工傷以前工資發放是否違反勞動法
依據工傷管理條例的規定,勞動者在工作醫療期間的勞動待遇不變,如果用人單位不按工傷前的標準發放工資,屬于違法行為,勞動者可以投訴。
依據《工傷管理條例》
第三十一條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或者情況特殊,經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不得超過12個月。工傷職工評定傷殘等級后,停發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關規定享受傷殘待遇。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后仍需治療的,繼續享受工傷醫療待遇。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護理的,由所在單位負責。
二、工傷保險待遇的確定原則
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的職工獲得醫療救治和經濟補償、促進工傷預防和職業康復、分散用人單位的工傷風險,是《條例》的立法宗旨,因而也是確定工傷保險待遇的基本原則。第五章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可分為4類,即工傷醫療待遇、停工留薪期待遇、傷殘補償待遇和死亡補償待遇。從待遇構成和支付渠道來看,充分體現救治、經濟補償和職業康復相結合,以及分散用人單位工傷風險的要求。
保障工傷職工的救治權和經濟補償權。《條例》規定,工傷職工應得到及時、有效的救治,應足額保障工傷職工的檢查診斷、治療、住院、交通、伙食補助等費用;傷情穩定以后,經過勞動能力鑒定,根據傷殘等級享受相應的一次性和長期性的經濟補償;因工死亡的,應向其直系親屬發放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促進職業康復。《條例》第二十九條第六款關于工傷職工進行康復性治療的費用支付規定,第三十條關于人工肢體、器官等輔助器具的規定,體現了注重提高工傷職工的生活質量,通過康復訓練恢復其機體功能和勞動能力的原則。
分散用人單位工傷風險。《條例》規定,用人單位已依法參加工傷保險的,其職工遭受工傷后發生的救治費用和經濟補償費用,絕大部分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從而形成了損害賠償的社會化,分散了用人單位的工傷風險。
三、工傷事故要賠償哪些費用
1、醫療費
職工治療工傷應當在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就醫,情況緊急時可以先到就近的醫療機構急救。
治療工傷所需費用符合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藥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工傷職工治療非工傷引發的疾病,不享受工傷醫療待遇,按照基本醫療保險辦法處理。
2、住院伙食補助費
由所在單位按照本單位因公出差伙食補助標準的70%發給住院伙食補助費。
經醫療機構出具證明,報經辦機構同意,工傷職工到統籌地區以外就醫的,所需交通、食宿費用由所在單位按照本單位職工因公出差標準報銷。
3、誤工費(停工留薪期待遇)
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原單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或者特殊,經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不得超過12個月。
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后仍需治療的,繼續享受工傷醫療待遇。
4、護理費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護理的,由所在單位負責。
工傷職工已經評定傷殘等級并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需要生活護理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生活護理費。
生活護理費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個不同等級支付,其標準分別為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50%、40%或者30%。
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贍養協議里面能分配財產嗎
2020-11-16不出庭對判決有啥影響
2020-12-25交通事故賠償項目參照標準
2021-02-22為什么近年來中國夫妻離婚率在不斷的上升
2020-12-13離婚訴訟中人壽保險的價值怎樣確定
2021-02-06如何進行人身保險理賠辦理
2021-02-20人身保險的原則具體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04醉駕發生車禍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05保險公司組織形式是如何的
2021-02-17如果發生保險糾紛時應怎么辦
2020-12-10土地承包權和經營權有什么不同嗎
2020-12-28天津土地房屋轉讓土地出讓手續有哪些內容
2021-03-14逼迫簽了安置補償協議可以反悔嗎
2020-12-11拆遷買的安置房可以轉讓嗎
2020-11-10沒有房產證的農村自建房被拆遷是如何補償的
2020-12-04商業房拆遷時是如何安排安置
2020-11-19拆遷安置房有房產證不滿五年可以交易嗎
2020-12-13由于婚姻與繼承關系引起的拆遷糾紛該怎么處理
2021-02-23酒店、超市、賓館等商鋪拆遷具體的補償項目有哪些
2021-03-18農村舊房拆遷能補貼多少,和城市拆遷一樣嗎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