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對此沒有明確規定。不過,律師結合專業經驗總結出一些結論供購房者參考。
在第一種情況下,當房屋尚未轉讓時,已辦理商品房轉讓登記手續的買受人擁有房屋所有權。《物權法》第九條規定,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消滅,應當依法登記后生效,未經登記不得生效。因此,房屋的過戶登記屬于產權變動,因此辦理了商品房過戶登記手續的買受人擁有房屋所有權,成為房屋產權人。第二種情形,雙方未辦理商品房轉讓登記手續,房屋未交付的,房屋所有權屬于已辦理商品房預告登記手續的購房人。《物權法》第二十條第一款規定,當事人在簽訂房屋買賣協議或者其他不動產物權時,為保證將來物權的實現,可以向登記機關申請預告登記。通知登記后,未經通知登記權利人同意處分不動產的,該生物權無效。公示登記有效防止了一房二賣的現象,保護了購房者的合法權益。
在第三種情況下,如果兩個合同沒有登記,首先轉讓房屋所有權的買方擁有房屋所有權。《解釋》第十一條規定,房屋所有權轉移,視為房屋交付使用。可見,依法提前占有房屋具有公示和公信的功能。其中一份合同已實際履行,反映了賣方的意愿。這種行為是法律行為。我們應遵循實際履行合同的原則,維護已完成的交易。
第四種情況,兩份合同未辦理過戶登記和通知登記手續,標的房屋未交付的,預交房價款的買受人應當享有房屋所有權。因為提前支付房價就意味著履行房屋買賣合同,履行了合同義務的購房人應當擁有爭議房屋的所有權。這樣既能維護正常的市場秩序,促進合同的誠信履行,又能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第五種情形:合同提前辦理商品房權屬轉移登記手續,合同日后交付標的房屋的,則已辦理商品房權屬轉移登記手續的買受人應當擁有該房屋的所有權。根據物權公示與對抗原則,房屋權屬登記應視為合同的實際履行。無論房屋是否交付,都不能抗拒已辦理房屋登記手續的合同的效力。
如果上述情況均未發生,則先簽訂合同的購房人擁有房屋所有權。根據公平和誠實信用的基本原則,兩個合同處于非實際履行狀態,應當先履行,先簽訂合同。買受人不履行合同的,可以向出賣人要求違約賠償,以彌補不實際履行合同的后果。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聯營企業適用破產法嗎
2021-01-25醫療事故賠償中的舉證責任
2021-03-10闖紅燈身亡事故如何定責
2021-03-19擔保合同樣式
2021-03-02臨時用地到期可以處罰嗎
2021-01-12追討勞動合同違約金有時間期限嗎
2021-01-08哪些事故不屬于意外險的保險賠償范圍
2021-02-06精神病人縱火保險公司需要賠付嗎
2021-03-04人身保險理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17保險欺詐有哪些情形
2021-02-14人身保險合同的成立
2021-03-18我國關于養老保險的規定具體是什么
2020-11-29保險公司的誠信原則有何特別之處
2021-03-22保險代理公司管理規定制度有什么
2021-01-02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特征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2021-03-17二手土地轉讓稅費怎么算
2020-11-12土地流轉合同怎么填
2021-03-222020年因修建高鐵而拆遷農房,具體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1-02-01廉江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1-30審批過的宅基地沒有辦宅基地證符合拆遷標準么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