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環境分為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外部環境是指小區的位置和周邊設施,內部環境是指建筑密度、綠化、景觀設計等。
內部環境主要取決于容積率、綠化率、車位率、景觀設計、建筑間距等容積率指項目范圍內總建筑面積與總用地面積之比。它是總建筑面積與社區土地面積之比。一般來說,獨立別墅容積率為0.2~0.5;聯排別墅容積率為0.4~0.7;6層以下多層住宅容積率為0.8~1.2;11層以下小高層住宅容積率為1.5~2.0;18層以上高層住宅容積率為1.8~2.5;19層以上住宅容積率為2.4~4.5;住宅小區容積率小于1.0,即是非普通住宅。
外部環境主要取決于社區是否會出現噪音污染、環境污染等問題。比如,社區靠近交通主干道,會受到噪聲污染,靠近餐飲街,會受到油煙污染,如果周邊有大型批發市場、物流中心等擁擠場所,居住在社區的居民會面臨交通擁堵,人群混雜,聲音嘈雜。誤解1:環境=綠化率居住區環境的內容不僅是綠化覆蓋率不低于33%,還包括綠化硬質路面、圍墻、大門、活動設施、各種標志、水景、浮雕、雕塑、照明設施、音響設施等。,而這些內容必須與住宅建筑形成有機的結合。
在綠化方面,不是簡單的綠化,必須考慮喬木、灌木、藤蔓、草本、花冠等樹種的適宜種植和四季適宜的種植方式,充分考慮硬質路面和活動設施的使用功能,如無障礙設計有嚴格的規定,而藝術展示的文化內涵和藝術價值更應考慮藝術的品位。誤區二:過于追求環境個性,居住區的環境設計應該豐富多彩,在視覺和使用上會有許多令人興奮的地方,這些地方必須有內在的秩序,必須統一組織,形成一幅獨立有序的畫面,否則這將是一個爛攤子,所有這一切的最終目標是為居民服務。
在西方,城市公共環境設計有許多不朽的典范和相關理論,而在東方,園林藝術有著獨特的藝術家,也有著美好的人生前景。今天的環境設計應該取長補短,繼承傳統,更好地服務于今天的生活。誤區三:在社區里“看”風景是可以的,關注人的主體性是對人本身的一種尊重,不是空談。許多具體作品都反映了這一點。比如活動設施的設置主要考慮老年人和兒童的戶外活動,其規模要符合人體工程學,從材料的顏色、質地和化學性質上要考慮人們與之接觸時的舒適性、安全性和耐久性。
居住區的景觀不僅是供居民觀賞的,還必須與居民的休閑活動相匹配。居民可以真正利用這些景觀設施,比如居民區的集中開放空間,使建筑高度分散。應形成大或小,或公共或私人的活動空間,以滿足不同活動的使用要求。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親生子女撫養權怎么爭取
2021-02-10孤老的監護人如何指定
2021-02-06拆遷安置房的贈與協議有效嗎
2021-01-24婚姻自由與婚姻自主權有什么區別
2021-02-24離職勞動仲裁需要請律師嗎
2020-12-05房屋產權的辦理手續是怎樣的
2021-03-22勞動合同不合法服務期限還有效嗎
2021-01-30勞動法關于調崗的規定
2021-03-24在何種情況下不得使用訴訟方式請求支付保險金
2021-01-12交通意外險與人身意外險有何區別
2020-11-11定值保險合同有什么優點
2020-12-07什么叫提存保險金
2020-11-30保險合同中的告知義務的性質是強制的嗎
2020-12-25保險公司拒賠理由莫名其妙 無法代位追償
2020-12-27為非直系親屬投保不理賠怎么辦
2021-02-28違反最大誠信原則所帶來的保險糾紛
2021-01-20保險理賠后還能投訴嗎
2020-11-18中國人壽保險公司個人代理人保險代理合同樣本
2020-12-25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全文
2021-02-03制定拆遷補償方案的主體是誰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