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當事人對房屋的確認、使用、買賣、租賃、典當、抵押等民事行為發生爭議,對房屋裝修、裝飾、設計及與房屋有關的附屬設施權屬發生爭議的,有權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2拆遷人與被拆遷人因補償安置發生爭議,經雙方協商不能達成協議的,由批準拆遷的主管部門或者房屋拆遷主管部門的同級人民政府決定。當事人對裁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裁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法院提起訴訟。三是單位內部公共住房使用權的建設和分配是單位內部的行政行為。因職工對本單位住房分配有意見或住房分配不合理而引發的糾紛,不屬于法院管轄范圍,應由本單位或有關行政部門解決。(4) 單位將公房使用權轉讓給職工,并與職工簽訂公房使用合同的,職工因自身原因辭職、辭職或者被單位解聘的,單位要求按照合同收回公房使用權,由此產生的糾紛可以予以解決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當事人因建筑審批不當、影響他人通風采光、污染等引起的糾紛,可以向有關部門申請解決,也可以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6因違法建筑引發的財產糾紛,以及因違法建筑認定、拆除引發的糾紛,行政機關不依法處理,或者當事人不服的,可以作為行政案件提起訴訟。但違法建筑買賣、出租、抵押等民事糾紛,以及因違法建筑妨礙他人通風采光引發的相鄰糾紛,可以作為民事案件起訴法院。首先,根據《民事訴訟法》中“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在提起房地產訴訟時應當提出明確的主張。圍繞這些訴求,我們應該向人民法院提供有效的證據。比如,因房屋質量問題向開發商索賠時,需要提交購房合同、開發商提供的房屋質量保證書、與合同和開發商承諾不符的房屋質量、給居民造成財產損失的客觀證據等。第二,當事人對一審判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判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級法院提起上訴;對二審判決仍不服的,可以自終審(二審)判決之日起二年內申請再審具有法律效力;或者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七條的規定,可以依法向檢察機關申請抗訴。第三,為保證判決的順利執行,當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九十二條的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對被申請人的相應財產采取保全措施。此外,根據《民法通則》訴訟時效的規定,當事人提起房地產訴訟,必須在法律規定的兩年時效期限內提起,以免喪失訴訟權利。
房地產糾紛不僅可以通過訴訟或相應的行政機關解決,也可以通過雙方在簽訂合同或發生糾紛時簽訂的仲裁條款或協議解決。根據仲裁條款或協議,應提交仲裁機構仲裁。以上是小編為您整理的相關知識。相信通過以上的知識你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如果你的情況更復雜,律霸還為律師提供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參加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抵押到期債務未還清怎么辦
2021-01-24交通事故復議期限是怎樣的
2021-01-12申請人評殘情況公示期限
2021-01-12借貸糾紛夫妻是否共同賠償
2020-11-15房屋抵押登記流程
2021-03-05離職后公司扣款合法嗎
2021-02-10老師打破學生頭,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29夫妻離異后房產出售要交哪些稅
2020-12-03保險公司中需要罰款的情況有哪些
2021-02-12車輛出事故保險什么情況下能拒賠賠償
2021-03-25旅游保險法有哪些相關規定
2020-11-30保險公司對被保險人及承運人的權利義務有哪些
2020-12-10保險公司全險賠償范圍
2020-12-18保險公司調解肇事者吃虧嗎
2021-01-28保險合同的訂立原則具體有哪些
2021-03-07什么是損失補償原則,影響保險補償的因素有哪些
2021-03-18保險欺詐的載體是如何的
2020-12-04人壽保險受益人包含有哪些
2021-01-08什么是車輛劃痕險
2021-02-18什么叫做保險中的責任限額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