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買賣雙方均有權要求對方履行訂立本合同的義務,但不得根據本合同的內容直接要求對方履行(交貨或付款)。但需要注意的是,這與日本民法中的預約不同。根據日本的案例,如果義務代理人不回應義務代理人完成銷售的意圖,義務代理人可以請求法院履行正式的銷售合同。如果只要求義務代理人承諾訂立買賣合同,則視為沒有法律利益,不予接受。(2) 買賣雙方所享有的這種保留權稱為“保留權”。在性質上,它只在保留的當事方之間有效,不具有對抗第三方的效力。出賣人將標的物出賣給第三人的,買受人不得主張合同無效。但需要指出的是,日本民法上的先合同權稱為“先合同完成權”,其性質屬于“形成權”,其效力是:先合同完成權人行使的權利的單方含義,即:,買賣雙方在預合同中建立買賣合同關系。它具有物權性質,可以轉讓,可以成為扣押的對象。辦理虛假登記(預登記)具有對抗第三人的物權效力。(3) 一方不履行訂立合同義務的,構成違約,但另一方不得依照第一百一十條關于強制實際履行的規定,請求人民法院強制違約方訂立合同。本條之所以不賦予保留權人請求保留義務人履行合同的權利,是因為根據合同法關于合同自由原則的規定,當事人有完全的訂立合同的自由,不受他人和組織的強制。如果法院強迫當事人訂立買賣合同,就會剝奪當事人的意志自由,這是違反合同自由原則的。因此,強制訂立本合同屬于《合同法》第一百一十條第一款所稱的“法律上不可執行”。但需要指出的是,我國區域性裁判的實踐與此不同:保留人有訂立本合同的義務,債權人有申請履行的權利,法院應當責令債務人表達訂立本合同的意思。債務人不表示意思的,視為自判決之日起表示意思。本合同成立后,債權人有權要求付款。基于訴訟經濟原則,債權人可以結合請求訂立和履行本合同。(4) 一方當事人不履行訂立合同的義務,構成根本違約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照合同法關于違約責任的第一百零七條的規定追究違約方的違約責任;也可以依照合同法第九十四條的規定追究違約方的違約責任合同法規定,行使法定的合同解除權和損害賠償請求權。但是,應當指出的是,預約合同的性質決定了違約或終止預約合同的損害賠償僅限于喪失機會(失去信任),而不包括可獲得的利益(履約利益)。(5) 定金承兌的預付合同違約的,定金的處罰只能依照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五條的規定執行:交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的,定金應當滅失;收取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的,定金雙倍返還。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試用期辭職需要提前幾天
2020-11-25民法典中禁止結婚的情形有幾種
2021-02-18交通事故復核需要什么
2021-02-02征地安置補償費的標準是什么
2020-11-09犯罪嫌疑人被逮捕后在偵查階段可以羈押多長時間
2021-03-10案件判決以后還能保全嗎
2020-12-19財產繼承方式有哪些
2021-02-05房地產權屬調查包括哪些方面的內容
2020-12-17用人單位在什么情況下可以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31勞動調解協議生效反悔怎么辦
2021-01-12單位未給員工繳納社保如何處罰
2021-01-07工傷和意外險的醫療費怎么樣賠償
2021-01-22保險經紀人是什么
2021-01-26超過48小時報案保險公司應不應該理賠
2020-12-25保險公司全險賠償范圍
2020-12-18車被撞了對方逃逸理賠多少錢
2020-12-25建筑用地承包合同樣本
2020-12-09土地承包合同的期限有多長
2021-03-24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法律特征是什么
2021-01-21征地公告發布之前種樹就能獲得拆遷補償嗎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