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不正當競爭民事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權利人為防止信息泄漏所采取的與其商業價值等具體情況相適應的合理保護措施,應當認定為《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十條第三款規定的“保密措施”。
人民法院應當根據所涉信息載體的特性、權利人保密的意愿、保密措施的可識別程度、他人通過正當方式獲得的難易程度等因素,認定權利人是否采取了保密措施。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在正常情況下足以防止涉密信息泄漏的,應當認定權利人采取了保密措施:
(一)限定涉密信息的知悉范圍,只對必須知悉的相關人員告知其內容;
(二)對于涉密信息載體采取加鎖等防范措施;
(三)在涉密信息的載體上標有保密標志;
(四)對于涉密信息采用密碼或者代碼等;
(五)簽訂保密協議;
(六)對于涉密的機器、廠房、車間等場所限制來訪者或者提出保密要求;
(七)確保信息秘密的其他合理措施。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船舶發生海難事故怎樣才能減少海洋污染范圍
2021-02-10什么是勞動監查,勞動監察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31新三板定向增發涉及哪些制度問題
2021-03-13刑事賠償計算標準
2020-11-21探望權的行使與強制執行
2021-03-05附身份關系的贈與合同是否有效
2020-11-18繼承開庭到判決多長時間
2021-02-05夫妻能對財產進行約定嗎
2021-02-08遺囑繼承的有效要求有哪些
2021-02-16工亡賠償的勞動爭議是一裁終局嗎
2021-02-18擔保提存的給付條件
2021-02-02保姆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25房屋中介負的法律責任都有哪些
2021-03-18太原市樓間距規定
2021-02-26公益性崗位提前多久提出離職
2021-01-31培訓機構教師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1-01-22合同期間公司調動崗位不服從可以得到幾倍賠償
2021-03-22勞動仲裁員聘任期是幾年
2021-02-18勞動局都管些什么
2020-11-16北京在職員工違反保密協議如何處罰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