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219條規定:“承租人不按照約定的方式或者租賃性質使用租賃物,致使租賃物滅失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并要求賠償損失。
房屋租賃糾紛是指房地產租賃中雙方權利義務的糾紛和糾紛。房地產租賃是一種法律行為,是一種特殊的商品交換形式。出租人和承租人都可以依法享有一定的權利,承擔相應的義務。如果任何一方未能享有法定權利或履行相應義務,勢必引發房地產租賃糾紛。
房屋租賃糾紛主要有四種。私人住宅的租賃活動往往是投資活動,受租賃市場周期性影響較大。由于租賃市場上供應商的競爭,租金等租賃條件發生變化。承租人一旦發現租金較便宜或者租賃條件較寬松的房屋,將在不等待原租賃合同約定的租賃期限屆滿的情況下解除合同。相反,出租人會因為市場的變化而終止合同,從而引發糾紛。同時,由于租賃糾紛或原合同對租賃期限不約定,導致糾紛和定金糾紛。這類糾紛的起因與前者相似。也就是說,由于租賃合同是由房地產經紀公司介紹訂立的,但房地產經紀公司沒有作為租賃管理人參與管理和監督,一些承租人往往在沒有事先通知的情況下突然終止合同,并拖欠水、電、氣等相關費用而離開。這給出租人帶來了損失,從而引發糾紛。
3。房屋設備使用及賠償糾紛在房屋租賃中,雙方對房屋的裝修、設備及賠償有明確的要求。如果有的承租人要求裝修和設備更好,出租人也會明確要求使用人注意對裝修和設備的保護,但使用效果達不到雙方事先約定的效果,可能引發糾紛。或者使用者認為房屋的裝修和設備沒有達到出租人承諾的水平,或者業主認為使用者損壞了裝修和設備等,都會引起糾紛。目前,我國對房屋租賃中的房屋使用結果還沒有明確的監管條件。一些城市的房地產經紀機構雖然愿意接受租賃業務的委托,但不愿意在租賃合同簽訂后承擔委托管理。因此,雖然雙方存在租賃合同關系,但沒有租賃管理的糾紛卻很多。對于房屋租賃合同,有的城市要求到當地房地產管理部門辦理備案手續,有的城市則沒有這樣的要求。雙方當事人可以持自己的意見進行備案,造成爭議。
以上是相關答案。在租賃合同中,一般不約定對方可以擅自變更建筑物主體。在本案中,對方是侵權行為。房東可以完全制止對方,并要求對方賠償或恢復原狀。如果您有其他法律問題,可以向律師咨詢律師網. 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欠別人錢以房產抵押要什么手續
2020-12-17股東名冊在哪里查詢
2020-11-19什么情況下需要簽訂補充合同
2021-03-21勞動者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是否必須要進行鑒證?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0-12-26競業限制不限地域是否違法
2020-12-26勞務外包定義
2021-02-27五一勞動節幾天三薪
2020-12-19勞動糾紛仲裁的手續有哪些
2021-01-13可以不解除合同直接停社保嗎
2020-11-12發生大地震造成人員死亡保險能賠償嗎
2020-12-26無證駕駛肇事保險公司是否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021-03-03“快處快賠”理賠:五大流程
2021-02-20車禍死者身份不明也可保險理賠
2020-12-22車禍保險賠付多少錢
2020-11-24保險代理合同書
2020-12-04怎樣辦理投保手續
2021-01-19國有出讓土地的使用權轉讓條件
2021-01-08農村土地轉讓協議范本怎么寫
2021-01-19拆遷安置房名額指標可以轉讓嗎
2020-12-27公房拆遷款能算作遺產嗎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