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介紹:
2011年6月,劉某向張某借款20萬元,抵押其一處房產(價值30萬元),并在房地產管理部門登記。2012年3月,劉先生將房屋出租給孫先生,雙方簽訂了房屋租賃協議,租期為3年。簽訂協議時,劉先生并未告知孫先生該房屋已抵押給張先生。2014年6月,劉先生借了張先生的20萬元,到期無法償還。隨后,張先生通過拍賣機構將房屋出售給趙先生,并辦理了房屋過戶登記手續。趙某取得房屋所有權后,要求孫某騰出房屋。孫某拒絕搬走,并以“出售不違反租約”和“優先購買權”為由,要求繼續租房,直至租期屆滿。趙某不同意,于是雙方訴至法院。分析:
在本案中,孫的說法是站不住腳的。《合同法》第229條規定“租賃期間租賃物權屬發生變化的,不影響租賃合同效力”,即“出售不違反租賃”;第230條規定“出租人出售租賃房屋的,應當有合理的權利”在同等條件下,承租人有優先購買權。但是,本案不適用合同法第229條和第230條的規定。孫某應按照趙某的要求騰出房屋,并賠償趙某的經濟損失。
首先,本案房屋抵押權在先,辦理抵押登記備案手續。根據《擔保法解釋》第六十六條第一款的規定,抵押人出租抵押物的,抵押物實現后,租賃合同對受讓人不具有約束力。趙某通過拍賣取得房屋所有權,即實現抵押權人張某的抵押。由于房屋是先抵押后出租的,趙某作為房屋的受讓人,不受劉某與孫某房屋租賃協議的約束。其次,關于承租人的優先購買權,《合同法》第230條規定,出租人出售出租房屋時,承租人在同等情況下享有優先購買權。但本案并非出租人劉某出賣房屋的情形,而是抵押權人張某行使抵押權實現債權的行為,不等同于劉某出賣房屋的情形,故其承諾購買房屋承租人孫某對該房屋也沒有優先購買權。
本案中,孫先生先租劉先生的房屋,劉先生后抵押其房屋的,根據《擔保法解釋》第六十五條的規定,抵押人將租賃物抵押的,抵押權實現后,租賃合同對受讓人繼續有效。因此,趙某要求孫騰的房子作為房屋的受讓人無法支持。但趙某享有租賃合同期滿前收取租金的權利。趙某取得房屋所有權后,孫某應將租金支付給趙某,而不是原出租人劉某。以上是小編為您整理的相關知識。相信通過以上的知識你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如果你的情況更復雜,律霸還為律師提供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參加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上班途中發生工傷有第三方責任怎么賠償
2021-03-03企業法律顧問能否代理訴訟
2020-12-17商標侵權如何判定
2020-11-11沒履行監護權可否不贍養
2020-11-13婚約會受法律保護嗎
2021-01-11精神病司法鑒定的程序
2020-11-28怎么可以提高孩子的撫養費用?
2021-01-01對方虛假數據下簽的合同有效嗎
2021-01-10合同保全具有哪些主要特征
2021-01-28新勞動法合同到期賠償標準
2021-02-11企業分立合并后需要變更勞動合同嗎
2021-02-09勞務外包員工工資待遇有什么規定
2021-01-22員工離職手續有哪些
2020-12-15對每一危險單位的風險管理的規定有哪些
2020-12-10平安保險車禍理賠手續
2021-01-18旅游意外險條款
2020-11-28被保險人死亡由誰承繼被保險人的權利義務
2021-02-26被保險人年齡不真實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0-11-30抵押權人船舶利益保險條款的承保風險及除外
2020-12-09財產保險合同如何分類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