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使用稅是以國有土地為征收對象,以實際占用土地單位面積為計稅標準,對有土地使用權的單位和個人按照規定的稅額征收的一種稅收。在市、縣、鎮、工礦區使用土地的單位和個人,都是城市土地使用稅的納稅人。具體規定如下:
1。城市土地使用稅由土地使用權所有單位或者個人繳納;
2。土地使用權未確定或者權屬糾紛未解決的,由實際使用人納稅;
3。土地使用權共有的,各方應當分別納稅。土地租賃由出租人支付,《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規定:“在市、縣、鎮、工礦區使用土地的單位和個人,是城市土地使用稅的納稅義務人。”
具體地說,土地用于建造房屋出租或抵押的,出租人和承租人房屋抵押權人是納稅人;出租人和抵押權人不在房屋所在地或者抵押權糾紛尚未解決的,由房屋代理人或者雙方使用人繳納稅款;土地使用權共有的,由各方分別繳納稅款。但實際上,許多出租人在合同中約定承租人應付款。這是商業行為,不是法律行為,對稅務機關的執行沒有約束力。合同約定由承租人支付的,出租人應當先支付后向承租人收取。在這種情況下,承租人應繳納房地產稅。日前,一家企業咨詢稱,該企業通過租賃房屋從事生產經營,每年支付租金。近日,當地稅務部門強制承租人繳納房地產稅時,詢問是否有法律依據,承租人是否涉及房地產稅問題。一般來說,房地產稅應由出租人繳納。但有時會由承租人支付,主要取決于具體的租賃方式和出租人的具體情況。在實踐中,租賃一般分為非租賃用途和租賃用途。分別分析如下:一、非出租使用。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房地產稅和城市土地使用稅有關問題的通知》第一條規定,應稅單位和個人無償使用其他單位房地產的,應當按照房地產的殘值繳納房地產稅。但是,如果房屋產權人已經繳納了房產稅,自由使用人不能憑產權人的完稅證明再次繳納房產稅。根據這一規定,如果單位無償使用其他單位的房產,承租人一般要繳納房產稅。當然,如果業主已經繳納了房產稅,承租人就不用再繳納了。對于出租使用其他單位的房地產,根據《房地產稅暫行條例》,房產稅由產權人繳納。出租人不在房屋所在地,或者產權尚未確定,租金糾紛尚未解決的,由房地產經紀或者使用人納稅。可見,在出租使用的情況下,房產所有人(出租人)應當繳納房產稅,除非出租人不在房屋所在地,或者產權未確定,租金糾紛未解決,房產中介或使用人應當繳納房產稅。只有在上述情況下,租客才會繳納房產稅。在此,我們要提醒納稅人,承租人納稅只是上述特殊情況,出租人繳納房產稅是正常情況。因此,稅務機關強制承租人繳納出租人應當繳納的稅款的,承租人的企業應當根據上述規定具體判斷是否應當承擔納稅義務。不符合的,應當說明原因,積極配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第二條規定,在市、縣、鎮使用土地的單位和個人,工礦區是城鎮土地使用稅(以下簡稱土地使用稅)的納稅人,依照本條例的規定繳納土地使用稅。前款所稱單位,包括國有企業、集體企業、私營企業、股份制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外國企業和其他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國家機關、軍隊和其他單位;個人包括個體工商戶和其他個人。《國家稅務總局關于檢查印發〈土地使用稅若干具體問題解釋及暫行規定〉的通知》(國稅發〔1988〕15號)第四條對土地使用稅納稅人作了進一步解釋:土地使用稅由有土地使用權的單位和個人繳納。有土地使用權的納稅人不在土地所在地的,由受托人或者實際使用人繳納;土地使用權未確定或者權屬糾紛未解決的,由實際使用人繳納;土地使用權共有的,由全體繳納當事人。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土地使用稅若干具體問題的補充規定;國家稅務總局[1989]140號《關于免稅單位與納稅單位之間無償使用土地是否應當征稅的通知》第一條規定,免稅單位(如公安、海關等使用鐵路、民航等土地的單位)無償使用的土地(單位)免征土地使用稅;納稅人無償使用免稅單位土地的,應當按照規定繳納土地使用稅。根據上述規定,土地使用稅應由土地的實際使用者繳納。具體來說:租賃土地屬于應當繳納土地使用稅的單位或者個人的,出租人應當繳納土地使用稅;租賃土地屬于土地使用權未確定或者權屬糾紛未解決的,實際使用人應當繳納土地使用稅,即承租人應當繳納土地使用稅;屬于免稅單位的出租土地,承租人應當繳納土地使用稅。但我們需要注意一個特殊的情況,那就是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集體土地征收城市土地使用稅有關政策的通知》(財稅[2006]56號),規定在城市土地使用稅范圍內,應稅集體所有的建設用地已實際使用,但未辦理土地使用權出讓手續。實際使用集體土地的單位和個人,應當按照規定繳納城市土地使用稅。在這種情況下,承租人應繳納土地使用稅。因此,租賃土地誰來繳納城市土地使用稅,應根據實際情況,按照上述規定確定。比如,你是村里的土地,還是鎮上的商業用地,應該根據具體規定來判斷。如果擁有土地的納稅人不在土地所在地,則稅款將由受托人或實際所有人支付。如果你的情況很復雜,律霸還為律師提供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咨詢律霸的專業律師。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一地多證,誰能獲得使用權
2020-12-04如果不贍養老人多久轉刑事責任
2020-11-08一般保證期間如何起算
2021-01-2015年以上是無期徒刑嗎
2020-12-31案件到檢察院多久會傳喚
2021-01-24打借條必須需要擔保人嗎
2021-03-25欠條和借條有區別,你知道嗎
2020-11-09家庭冷暴力
2021-03-05母親再婚后兒子去世能享受贍養費嗎
2020-12-10不服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怎么辦
2020-11-26因公殉職撫恤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10解除合同單位是否要支付補償金
2020-11-30簽派遣勞務合同應該注意什么區別
2020-12-05請假工資如何計算
2021-01-07恐嚇欺騙下簽訂勞務合同是否違法
2020-12-03自離后公司不開離職證明合法嗎
2020-12-31實習期有沒有最低工資標準
2020-12-04人壽保險理賠時間是多久
2020-11-09過渡時期適用第三者險如何處理
2021-03-18私家車載客遇事故保險公司是否理賠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