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提問:違法歸責前提下,責任分擔的處理原則
律師解答:
行政賠償實踐中,違法責任原則是確定賠償責任的基本準則。但由于實際情況千差萬別,特別存在上述責任分擔情形的案件中。由于缺乏法律依據,處理就難以統一,司法實踐中有的避開受害人責任,只追究行政行為的違法性,有的直接依照民法上過錯責任原則予以處理,有的違法責任與過錯責任混在一起。顯然這都是不正確的。
相關法律知識:
第一、混和違法責任原則。就如民法理論中的混和過錯責任,行政賠償案件的責任分擔中,同樣存在雙方都違法的情形,在這種情形下,我們處理時就應遵循混和違法責任原則,根據雙方違法行為的程度、輕重來分擔賠償責任,即行政機關僅對自己行為違法造成的那部分損害,自己承擔責任。這樣遵循了行政賠償違法責任原則,又不違反通常意義上的“誰損害、誰賠償”精神。
第二、公平原則。行政賠償案件中的公平原則,就是指受害人雖然也存在違法或過錯情形,但行政機關的職權行為造成受害人的損害超過了其應當承擔的義務,此種情況下,就應以適用公平原則處理,由行政機關賠償超過受害人應當承擔義務部分的損害。顯然它與民法侵權賠償的公平原則,在含義上有著天壤之別,我們知道,民法中侵權賠償的公平原則是指當事人對造成損害都沒有過錯的,可以由當事人分擔民事責任,而行政賠償案件中的公平原則,是指行政機關應當賠償超過受害人應當承擔部分的損害。另一部分損失由受害人自己承擔。
第三、減輕責任原則,這一原則指受害人的損害是因行政機關違法行政和第三人的違法或過錯行為共同造成,由行政機關承擔部分賠償責任。此種情形司法實踐上累見不鮮,處理也不盡相同,有的認為應由行政機關全部承擔賠償責任后,再由行政機關對第三人進行追償,有的認為應該作為民事案件受理并適用混和過錯原則處理。筆者認為都有不妥,前一種意見顯然與“誰損害誰賠償”的精神相悖。后一種意見混淆了行政賠償案件中的賠償標準、范圍與民事侵權賠償的界線,忽視了兩種賠償的標準,范圍等不同的根本點,另外也與我國設立行政賠償制度不相宜。正確的做法應當是由行政機關根據其行為造成損失的程度,適當承擔部分賠償責任。這里適用行政賠償的有關法律規范。另一部分損失是由第三人的行為違法或過錯造成,應該由第三人直接負責賠償,不應由國家承擔賠償責任或連帶賠償責任,對這一部分損害的處理,我們應該適用民事侵權賠償的有關法律規范。這樣既保障了國家承擔責任能力的有限性又維護了受害人的合法權益。
第四、結果責任原則。適用于行政行為因違法造成受害人損害,受害人因故意或過失致使損害結果擴大,由受害人承擔結果擴大部分的損失。此種情形下,行政機關不應對結果擴大部分的損害承擔責任,應由受害人自己承擔。也就是說我們在強調行政機關責任的同時,也需要倡導公民自愛意識,促使其正確保護自身的權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如何提出行政許可申請
2021-01-26試用期內不買社保違法嗎
2020-12-09公司地址異常能注銷嗎
2021-03-17抵押到期債務未還清怎么辦
2021-01-24反擔保幾天可以解除
2021-03-18交通肇事沒有責任認定書能索賠嗎
2021-01-25交通事故訴訟漏起訴保險公司法院可以追加嗎
2021-01-10關于交通事故骨折賠償
2021-02-02交通肇事逃逸罪量刑標準
2020-12-16醫療事故賠償標準
2021-01-15不離婚能否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2021-02-15一方死亡如何解除婚姻關系
2021-01-14在合同里約定安全免責條款有效嗎
2021-03-23雙重除斥期間以哪個為準
2020-12-19勞務派遣轉勞務外包的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12-06疫情單位要求在家休息有工資嗎
2021-03-18意外傷害保險的條件
2020-12-21旅游意外險怎么賠付
2021-02-18產品責任是怎么構成的
2020-12-31怎樣區分保險事故發生前后的解除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