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雇傭關系也是隨處可見的,雇主會要求做很多事兒,但是在辦事兒過程中如果工人受傷了,這算是工傷還是私傷呢。責任又是該怎么擔的,下面小編為大家準備了一些資料,關于干活受傷雇主有關系嗎?要賠償嘛?歡迎閱讀:
一、雇主責任:
雇主責任中國現行《民法通則》未對雇主責任作出明文規定,相關的法律規范由于主體和行為的特定性和局限性也難以適用于實際生活中的許多案類,因此有必要確立獨立的雇主責任法律制度。本文在介紹雇主責任的概念和理論依據的基礎上,結合外國立法或判例,剖析了雇主責任的構成要件和法律后果,最后對中國民法確立雇主責任時應遵循的基本原則發表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二、法律后果:
具備了雇主責任的三項或四項構成要件,雇主就對其雇工在執行事務過程中因侵權而造成的損害承擔賠償義務。在此項賠償義務所產生的法律關系中,受害人是當然的權利主體。至于義務主體是誰,學者們有不同看法。一種意見認為,既然雇主與雇工應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那么就應當是共同的義務主體,另一種意見認為,義務主體不是作為加害人的雇工,而只能是加害人的雇主,雇主才是實體法上的當事人即加害人和訴訟法上的當事人即被告。因為既然權利主體要求雇主承擔雇主責任,那么實體法上和程序法上的當事人就只能是雇主,否則就不成其為雇主責任了。當然,權利主體也有可能并沒有明確主張由誰來承擔賠償義務。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僅僅承認雇主的義務主體資格而不承認雇工的義務主體資格則顯得并不適當。
這里有必要區分兩個相對獨立而又有著同樣內容的請求權依據。第一個依據便是雇主責任,這里的加害人是雇主,是他自己實施了侵權行為,他承擔的責任是一種獨立的特殊侵權責任;第二個依據則是一般的侵權責任,這里的加害人是雇工,他承擔的是一種一般的侵權責任。顯然,如果受害人以雇主責任為依據提起訴訟,那么被告就只能是雇主,而如果受害人以一般侵權責任為依據起訴實施侵害行為的雇工,那么被告就只能是雇工。在后一種情形,被告承擔的只是一般的侵權責任,與雇主及雇主責任無關。在權利主體并沒有明確說明以何種依據請求賠償或者同時提出兩種依據的情況下(例如他還不知道加害人是不是雇主的雇工,加害人的侵權行為是不是發生在執行事務的過程中),將雇主和雇工列為共同義務人和共同被告也并無不可。這樣做不但在法理上是說得通的,而且對維護受害人的利益也是有實際好處的。
雇主在賠償受害人的損害以后,可以根據合同或其他規定向雇工行使追索權或求償權,要求雇工賠償雇主因賠償受害人損害而造成的損害。此求償關系涉及雇主與雇工的內部關系,與受害人無關,故不再贅述。
三、為雇主工作受傷雇主應承擔相應的賠償:
根據侵權責任法的規定,雇工在從事勞務過程中如果受傷,要根據雙方的過錯程度承擔相應的責任。
因為完成雇主的工作任務而受傷,或從事與雇傭活動有關的工作面受傷,雇主都應該承擔相應的責任。
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遭受人身損害,雇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雇傭關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員人身損害的,賠償權利人可以請求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也可以請求雇主承擔賠償責任。
綜上所述,只要是為完成雇主交代下來的任務就不可能說跟雇主一點關系都沒有,這樣的情況都是可以要求賠償,追究責任的。那么我們責任應該如何追究,怎樣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呢。如果您想了解相關知識,歡迎到律霸網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律援助案子需要辯護證嗎
2021-01-02如果抵押物沒登記合同有效嗎
2020-12-20農村田里燒草一般罰款多少
2020-11-17店鋪租賃合同沒有到期可以提前解除嗎
2020-12-10假釋與減刑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09女兒不贍養父母能繼承遺產嗎
2020-12-04什么是婚姻自由原則
2020-12-01贍養費能一次清嗎
2021-03-07什么是查封,對于查封法律有什么樣的規定
2020-11-11農業承包合同糾紛政府會處理嗎
2021-01-03學徒是雇傭關系嗎
2020-11-20解除勞動合同之后多久生效
2020-12-17投保人壽保險可能會存在哪些誤區
2020-12-28高新技術產品研發責任保險條款
2021-03-16保險實務中的保險人說明義務是什么
2021-01-09淺析道路交通事故中保險公司應承擔的責任
2021-02-26保險人傷事故處理流程
2020-11-18工傷后可以向公司要一次性傷殘就業保證金嗎
2021-02-09保監會等發布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管理暫行辦法
2020-11-09煙臺市學校校方責任保險工作實施方案(試行)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