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雇傭關系也是隨處可見的,雇主會要求做很多事兒,但是在辦事兒過程中如果工人受傷了,這算是工傷還是私傷呢。責任又是該怎么擔的,下面小編為大家準備了一些資料,關于干活受傷雇主有關系嗎?要賠償嘛?歡迎閱讀:
一、雇主責任:
雇主責任中國現行《民法通則》未對雇主責任作出明文規(guī)定,相關的法律規(guī)范由于主體和行為的特定性和局限性也難以適用于實際生活中的許多案類,因此有必要確立獨立的雇主責任法律制度。本文在介紹雇主責任的概念和理論依據的基礎上,結合外國立法或判例,剖析了雇主責任的構成要件和法律后果,最后對中國民法確立雇主責任時應遵循的基本原則發(fā)表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二、法律后果:
具備了雇主責任的三項或四項構成要件,雇主就對其雇工在執(zhí)行事務過程中因侵權而造成的損害承擔賠償義務。在此項賠償義務所產生的法律關系中,受害人是當然的權利主體。至于義務主體是誰,學者們有不同看法。一種意見認為,既然雇主與雇工應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那么就應當是共同的義務主體,另一種意見認為,義務主體不是作為加害人的雇工,而只能是加害人的雇主,雇主才是實體法上的當事人即加害人和訴訟法上的當事人即被告。因為既然權利主體要求雇主承擔雇主責任,那么實體法上和程序法上的當事人就只能是雇主,否則就不成其為雇主責任了。當然,權利主體也有可能并沒有明確主張由誰來承擔賠償義務。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僅僅承認雇主的義務主體資格而不承認雇工的義務主體資格則顯得并不適當。
這里有必要區(qū)分兩個相對獨立而又有著同樣內容的請求權依據。第一個依據便是雇主責任,這里的加害人是雇主,是他自己實施了侵權行為,他承擔的責任是一種獨立的特殊侵權責任;第二個依據則是一般的侵權責任,這里的加害人是雇工,他承擔的是一種一般的侵權責任。顯然,如果受害人以雇主責任為依據提起訴訟,那么被告就只能是雇主,而如果受害人以一般侵權責任為依據起訴實施侵害行為的雇工,那么被告就只能是雇工。在后一種情形,被告承擔的只是一般的侵權責任,與雇主及雇主責任無關。在權利主體并沒有明確說明以何種依據請求賠償或者同時提出兩種依據的情況下(例如他還不知道加害人是不是雇主的雇工,加害人的侵權行為是不是發(fā)生在執(zhí)行事務的過程中),將雇主和雇工列為共同義務人和共同被告也并無不可。這樣做不但在法理上是說得通的,而且對維護受害人的利益也是有實際好處的。
雇主在賠償受害人的損害以后,可以根據合同或其他規(guī)定向雇工行使追索權或求償權,要求雇工賠償雇主因賠償受害人損害而造成的損害。此求償關系涉及雇主與雇工的內部關系,與受害人無關,故不再贅述。
三、為雇主工作受傷雇主應承擔相應的賠償:
根據侵權責任法的規(guī)定,雇工在從事勞務過程中如果受傷,要根據雙方的過錯程度承擔相應的責任。
因為完成雇主的工作任務而受傷,或從事與雇傭活動有關的工作面受傷,雇主都應該承擔相應的責任。
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遭受人身損害,雇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雇傭關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員人身損害的,賠償權利人可以請求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也可以請求雇主承擔賠償責任。
綜上所述,只要是為完成雇主交代下來的任務就不可能說跟雇主一點關系都沒有,這樣的情況都是可以要求賠償,追究責任的。那么我們責任應該如何追究,怎樣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呢。如果您想了解相關知識,歡迎到律霸網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販毒量刑標準2020年是怎樣的
2021-03-04簽訂股權轉讓協(xié)議應該注意的細節(jié)
2021-02-27擾民是幾點到幾點
2021-01-01涉外家事案件有哪些代理技巧
2021-01-15合同承諾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06放棄專利權的情形有哪幾種
2021-02-25假冒注冊商標如何如何處罰
2021-03-11轉賬支票可以開給個人嗎
2021-03-09軍人離婚財產分割原則
2021-03-04行政機關凍結銀行存款可以不通知當事人嗎
2021-02-28離婚不分家的協(xié)議
2021-03-19什么是自由價格機制
2021-03-16喪失繼承權會產生什么影響
2020-12-02房屋做析產需要哪些資料
2021-03-25保密協(xié)議的保密義務是什么
2021-01-25保險索賠時間不可過長
2021-01-07人壽保險的理賠和糾紛解決
2020-11-17保險公司為何在運輸合同中拒絕賠償
2021-01-29如何書寫保險理賠申請書
2021-01-10主合同、保證合同與保證保險合同能否合并審理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