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起,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將全面實施,范圍擴大到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生活服務業四大行業。“營改增”的目的在于消除重復征稅,減輕納稅人負擔。這次稅制改革對普通百姓有什么好處?對此,中新網記者(微信公眾號:cns2012)從購房、就業、公共服務、“重點群體”創業等方面進行了梳理。
“營改增”為企業減負:促服務業發展增加大眾就業崗位
4月12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舉行政策吹風會,表示要從政策設計和執行兩方面確保所有行業的稅負只減不增。
為何改征增值稅后能減輕稅負?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它消除了營業稅“重復征稅”的弊端。舉個例子,假如A工廠生產的產品(由2個零部件組裝而成)售價為100元,法定營業稅稅率為5%,銷售該產品時產生的稅負本應為“100元×5%=5元”。但如果這2個零部件分別采購自B、C兩家工廠,售價都是20元,那么A工廠在購進這2個零部件時,B、C兩家工廠已經分別交過“20元×5%=1元”的營業稅,共2元。這樣,該商品的實際稅負就是7元,實際稅率是7%,高于法定的5%。
對此,國家稅務總局稅收科學研究所所長李*甫指出,營業稅相當于“道道征收”,每交易一次,每取得一次收入,每經過一次流轉,都要進行征稅,這對企業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而現在改成增值稅,按照新創造的價值來征稅,與毛利率類似,不存在重復征收的問題。
對于不同行業來說,“營改增”的影響也不一樣。廖-華在北京一家影視傳播公司從事財務相關的工作,他所在公司的有些增值稅不能抵扣,所以在稅改前后差別不大。他說,“采購量較大的企業稅負減少得相對較多,從中受益也更大”。
李*甫說,從長期來看,“營改增”有利于服務業的發展,進而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增加就業崗位。據國家稅務總局預測,“營改增”將推動第三產業增加值提高0.3%,帶來新增就業崗位約70萬個。
“新的政策能減輕小微企業的稅收負擔,讓它們輕松上陣,擁有更大的發展空間”,李*甫指出。
民眾社會福利不減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免征增值稅
中新網記者注意到,此次《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過渡政策的規定》對四十個項目免征增值稅,其中許多項目涉及民生領域。
免征增值稅的項目包括:托兒所、幼兒園提供的保育和教育服務,養老機構提供的養老服務,殘疾人福利機構提供的育養服務,婚姻介紹服務,殯葬服務,醫療機構提供的醫療服務,從事學歷教育的學校提供的教育服務。
但值得關注的是,在稅改之前,醫療服務普遍享受免稅待遇,而“營改增”的細則卻詳細規定了免稅的醫療服務范圍。對此,畢*威在報告中指出,一些私人醫療機構的部分服務可能會被排除在免稅名單外,從而需要繳納增值稅。
除了教育、醫療、養老之外,公共服務領域免稅的項目還有:紀念館、博物館等取得的第一道門票收入;寺院、宮觀、清真寺和教堂舉辦文化、宗教活動的門票收入等。
專家表示,上述免征增值稅的項目主要是延續了此前的營業稅稅收優惠政策,這樣有利于“營改增”的平穩過渡,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
退役士兵及“重點群體”創業享“扣減增值稅規定”
另外,“營改增”過渡政策中還包括“扣減增值稅規定”,對退役士兵創業就業和重點群體創業就業提供稅收上的優惠。如,“在3年內按每戶每年8000元為限額依次扣減其當年實際應繳納的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個人所得稅。限額標準最高可上浮20%。”
根據規定,納稅人年度應繳納稅款小于上述扣減限額的,以其實際繳納的稅款為限;大于上述扣減限額的,應以上述扣減限額為限。
其中,退役士兵納稅人的實際經營期不足一年的,應當以實際月份換算其減免稅限額。換算公式為:減免稅限額=年度減免稅限額÷12×實際經營月數。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婚姻的人身效力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07強制拆遷是否能申請國家賠償
2021-03-25從事非法改裝汽車的企業如何處罰
2020-11-09關于交通事故骨折賠償
2021-02-02不離婚能否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2021-02-15交通事故全責賠償和標準
2021-03-152020交通肇事賠償標準
2021-02-26房產面積的測量是怎樣規定的
2021-01-13被贈與房產的人還能申請兩限房嗎
2020-11-19競業限制的補償金包含在在職工資里是否違法
2020-11-21出口產品責任險筑道出口防險墻[1]
2021-03-25保險的特點有哪些
2021-01-23人身保險一年需要交納多少錢
2021-02-19保險合同怎樣生效?
2020-12-13保險合同的變更有哪些類型?
2020-11-274s店試駕出車禍怎么賠償
2020-11-11肇事逃逸保險公司拒賠案件
2020-12-27職業變了 保險是否要變
2021-02-08保險與賭博、儲蓄的區別與聯系是什么
2021-02-25山林的承包期限是多少年
202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