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保險的概念,可以從幾個角度來理解:從法律角度看,保險是一種合同行為。投保人向保險人繳納保費,保險人在被保險人發生合同規定的損失時給予補償,或者當被保險人死亡、傷殘、疾病或者達到合同約定的年齡、期限時承擔給付保險金的責任。
從經濟學角度看,保險是對客觀存在的未來風險進行轉移,把不確定性損失轉變為確定性成本(保費),是風險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而且,保險提供的補償以損失發生為前提,補償金額以損失價值為上限,所以不存在通過保險獲利的可能。
從社會學角度看,保險體現了人們的互助精神,把原來不穩定的風險轉化為穩定的因素,從而保障社會健康發展。
究其本質,保險是一種社會化安排,是面臨風險的人們通過保險人組織起來,從而使個人風險得以轉移、分散,由保險人組織保險基金,集中承擔。若被保險人發生損失,則可以從保險基金中獲得補償。換句話說,一人損失,大家分攤,即“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可見,保險本質上是一種互助行為。
從表面上看,保險與賭博存在許多相似之處,如都是以隨機事件為基礎,都可能以較小的支出獲得較大的回報,但事實上,二者存在本質的區別。
從參與者對風險的態度看,投保人屬于風險厭惡者,理論上,他愿意付出比期望損失價值更小的成本(保費)來轉移損失的不確定性;而賭博者屬于風險愛好者,他愿意付出比期望值更小的成本(賭本)來獲得利益的不確定性。
與保險轉移風險相比,賭博行為則是主動創造風險,把確定性的成本(賭注)轉變為不確定性的收益,除成本外,不承擔損失風險。同時,賭博也是一種投機行為,把原本穩定的收入轉化為不穩定的風險,只會給社會、家庭帶來不穩定的因素。
保險和儲蓄都是人們應付未來風險的一種管理手段,目的都在于保障未來正常的生產和生活。所不同的是,儲蓄是將風險留給自己,依靠個人積累來應對未來風險。它無須付出任何代價,但也可能陷入保障不足的窘境。而保險是將所面臨的風險用轉移的方法,靠集體的財力為風險帶來的損失提供足夠的保障。但同時,保險須付出一定的代價,即保費;而銀行儲蓄不須支出,到期獲得本金和利息。可見,保險與儲蓄各有其特點。現在,隨著保險業的發展,出現了許多具有儲蓄性質的險種,如兩全壽險,無論被保險人于保險期內死亡,或生存至保險期滿,保險人都將給付保險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審計報告錯誤可否提起行政訴訟
2021-02-21隴南武都十級傷殘賠多少
2021-01-30服刑人員可以登記選民嗎
2021-02-12涉外結婚證公證必須雙方嗎
2020-11-13行政官司律師費算誰的
2021-02-24公司并購和收購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18注冊商標被注銷后還有補救措施嗎
2020-12-12有解約定金還必須履行合同嗎
2021-03-03簽訂質押合同的注意事項
2021-03-19入室盜竊怎么認定,入室盜竊的量刑怎么規定的
2020-12-30錄音能否作為離婚證據使用
2021-02-27以談戀愛騙取錢財還能要回來嗎
2021-02-04不知情的輕微碰撞算肇事逃逸嗎
2020-12-11夫妻間冷暴力違背婚姻法嗎
2021-02-09法院解凍銀行賬戶需要多長時間
2021-01-07動產質押可以抵押房產證嗎
2020-11-30解除勞動合同工傷保險有效嗎
2021-02-23解除勞務合同和開除有什么區別
2020-11-24請求確認勞動關系材料有哪些
2021-03-23離婚訴訟中,以夫妻一方為被保險人的人壽保險應如何分割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