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性裁員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
在企業經營過程中,由于經營困難,為了挽救企業,經濟性裁員被普遍采用。那么,企業應該具備什么條件,采取什么程序,如何補償下崗人員呢?本文根據《勞動法》第二十七條和《企業經濟性裁員條例》(勞動部1994年11月14日發布),從以下幾個方面作了簡要闡述:,明確什么是企業經濟性裁員,所謂企業經濟性裁員,是指用人單位瀕臨破產,被人民法院宣告進入法定整頓期,或者生產經營出現嚴重困難,達到當地政府規定的嚴重困難企業標準,確實需要裁員的,第二是企業經濟裁員應達到的標準(一)用人單位瀕臨破產,被人民法院宣告進入法定整頓期(二)用人單位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達到當地政府規定的嚴重困難企業標準
第三,經濟性裁員程序(1)提前30天向工會或全體職工說明情況,提出裁員計劃,包括裁員名單、裁員時間和實施步驟,(三)征求工會或者全體職工對裁減計劃的意見,(四)向當地勞動行政部門報告裁員計劃和工會或者全體職工的意見,并聽取勞動行政部門的意見(5)用人單位應當正式公布裁減職工計劃,與被裁減的職工辦理解除勞動合同手續,按規定向員工本人支付經濟補償,并出具裁減證明4。企業不得裁減下列人員:(一)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經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二)患病或者在規定的醫療期限內受傷的;(三)懷孕的女職工,(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五)企業根據《違反和終止勞動合同經濟補償辦法》的規定對下崗人員給予的補償,用人單位瀕臨破產,在依法整頓期間或者生產經營出現嚴重困難,必須裁減職工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職工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支付經濟補償金。勞動合同終止后,用人單位未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的,除全額經濟補償外,還應當為在本單位工作的每一年支付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并按經濟補償的50%追加經濟補償,經濟補償的工資計算標準為企業正常生產條件下合同終止前12個月的月平均工資。勞動者月平均工資低于企業月平均工資的,按照企業月平均工資標準支付。企業經濟性裁員是指用人單位瀕臨破產的情形,經人民法院宣告處于依法整頓期間,或者生產經營有嚴重困難,符合當地政府規定的嚴重困難企業標準的,可以裁減職工。如果您的情況比較復雜,律師協會還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參加法律咨詢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房產贈與要收稅嗎
2021-02-12存量競爭是什么
2021-01-29怎樣認定商標侵權行為
2021-03-09申請專利費用減緩辦法的有關通知
2021-01-08商標字型相似是否構成侵權商標罪
2021-03-19因疫情停薪合理嗎
2021-01-02離婚法院調解和好后對方還是有家庭暴力能不能再次起訴離婚
2021-02-15私人借款抵押物怎樣處理
2021-02-12越權代理與無權代理的區別
2020-11-15女曝老爸出軌成癮,男方出軌怎么離婚
2020-12-04拆遷安置房有什么優勢
2021-02-08小產權房合同受時效限制嗎
2021-03-17非居住房屋拆遷貨幣補償金額如何確定
2021-02-09勞動合同可以代簽嗎
2020-11-17如何證明員工不愿意簽訂勞動合同
2020-11-13勞動合同能隨意變更嗎?
2020-11-17解除勞動合同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15確認成立勞動關系訴訟時效是多少年
2021-03-16單位吊銷了勞動關系是否自動解除
2020-12-15勞務關系辭退賠償是什么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