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电影网一区_jizz内谢中国亚洲jizz_都市激情亚洲综合_特黄特色欧美大片

探析保險合同之不可抗辯條款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1-02-22 · 510人看過

摘要:本文以某保險公司訴李某撤銷權一案為前提,結合我國新修訂的《保險法》及不可抗辯條款相關理論,闡述了投保人嚴重欺詐情形下不可抗辯條款的適用,并從不可抗辯條款適用范圍、規(guī)范目的、積極作用及撤銷權制度的特征分析得出,在適用不可抗辯條款后,保險公司不得再以投保人故意欺詐為由行使撤銷權。關鍵字:不可抗辯條款撤銷權解除權一、案情簡介投保人李某,男,40歲,于2002年6月15日為其母親張某向某保險公司投保了**終身保險,死亡保險金30萬元。根據(jù)**終身保險條款的規(guī)定,凡七十周歲以下、身體健康者均可作為被保險人,由本人或對其具有保險利益的人作為投保人向保險公司投保本保險。2005年8月18日,被保險人張某因疾病死亡,李某向保險公司申請給付保險金30萬元。保險公司經過調查,但因投保人已篡改真實年齡在先,未查出被保險人年齡不真實的證據(jù),于同年11月5日召開了賠款兌現(xiàn)大會,給付賠償金30萬元。2006年1月下旬,保險公司連續(xù)接到省保監(jiān)局、省公司轉來的十幾位群眾的聯(lián)名舉報信,信中稱被保險人年齡有假,是保險詐騙。接此報信后,保險公司成立了專案組,并及時向公安局經偵支隊報了案。經查,投保人李某故意隱瞞其母親張某出身的真實時間,即將投保時已經77歲的老母親年齡改小為54歲,使其符合投保年齡,并找其他人代為體檢參保,以及保險事故發(fā)生后,又篡改自己的入黨申請書等人事檔案材料。保險公司在得知事實真相后,于2006年2月19日向當?shù)厝嗣穹ㄔ禾崞鹪V訟,請求撤銷其與投保人李某之間的保險合同,并請求判令李某返還已賠付的保險金30萬元、賠償損失及承擔本案的訴訟費用。二、爭議焦點本案在審理過程中,出現(xiàn)如下爭議焦點:1、在投保人嚴重欺詐的前提下,能否適用不可抗辯條款;2、保險人能否以投保人故意欺詐為由主張撤銷合同,請求投保人返還保險金。三、法律評析(一)投保人嚴重欺詐前提下不可抗辯條款的適用人壽保險合同中的不可抗辯條款”又稱不可爭條款”或不可爭議條款”,這一條款規(guī)定,在被保險人生存期間,從保單簽發(fā)之日(或保險合同成立之日)起滿一定時期(一般為兩年)后,除了由于投保人欠交保費以外,保險人不得以投保人投保時的誤告、漏告、隱瞞等為由,否定保單的有效性。關于2002年10月28日修訂的《保險法》是否存在不可抗辯條款,理論與實務界存在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2009年2月28日修訂的《保險法》使這一爭議得以徹底解決,其中第十六條第二、三款規(guī)定:投保人故意或者因重大過失未履行前款規(guī)定的如實告知義務,足以影響保險人決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險費率的,保險人有權解除合同。前款規(guī)定的合同解除權,自保險人知道有解除事由之日起,超過三十日不行使而消滅。自合同成立之日起超過二年的,保險人不得解除合同;發(fā)生保險事故的,保險人應當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責任。這是本次修訂的重點,也是一個亮點(增加不可爭條款),該條款主要是針對人壽保險,但從其在《保險法》中的所處體系位置來看——保險合同”之一般規(guī)定”項下,不排除在財產保險當中也可以適用不可爭辯條款的可能。可見,與2002年10月28日修訂的《保險法》相比,新修訂的《保險法》不僅引入不抗抗辯條款,而且將其擴展到財產保險當中(如果認為2002年10月28日修訂的《保險法》存在不可抗辯條款,那么其也僅僅適用人壽保險之年齡誤告情形)。不可抗辯條款是對保險人在投保人或者被保險人違反如實告知義務時情況下享有的撤銷權或解除權的一種限制,以保護被保險人或受益人所享有的壽險保單上的合理期待或信賴利益,具有很強的倫理價值。投保人基于過失不如實告知,完全可以適用不可抗辯條款,但其在故意不告知(嚴重欺詐)情況下,如果適用不可抗辯條款則容易引發(fā)誠信危機及道德風險,各國對此做法不一。德國《保險法》第163條規(guī)定投保人惡意欺詐者不符合不可抗辯條款;加拿大壽險保單中的不可抗辯條款規(guī)定:在沒有欺詐的情況下,如果被保險人生存期間保單生效已滿2年,或者復效2年之后,保險人不再對保單的有效性進行抗辯”;[①]我國澳門《商法典》第1041條第3款也規(guī)定投保人故意誤告的不符合不可抗辯條款。但美國將不可抗辯條款貫徹的最為徹底,即使在嚴重惡意欺詐情況下也適用不可抗辯條款。在美國就曾經發(fā)生過被保險人讓他人冒充其進行體檢并最終獲賠的案例,案情是:一個HIV呈陽性的人填寫了一份人壽保險申請書,但他卻讓別人替他參見體檢。壽險公司簽發(fā)了一份死亡給付金額為18萬美元的保單。當被保險人在保單簽發(fā)2年后死于艾滋病時,保險人試圖以欺詐為由拒賠。但由于不可抗辯條款已經開始生效,保險人最終被判支付死亡保險金。[②]另外,現(xiàn)代西方國家對欺詐情形下拒絕適用不可抗辯條款的態(tài)度也發(fā)生了轉變,有時在嚴重欺詐的情況下也允許適用不可抗辯條款。我國新修訂的《保險法》[③]也順應這一趨勢,第十六條規(guī)定,投保人無論是故意(嚴重欺詐)或重大過失未履行告知義務,保險人自合同成立之日起超過二年的,不得解除合同,發(fā)生保險事故的,保險人應當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責任。因此,即使本案投保人李某存在篡改被保險人張某真實年齡,讓別人代替被保險人體檢的欺詐行為,依據(jù)不可抗辯條款的發(fā)展趨勢及我國新修訂的保險法第十六條及三十二條之的規(guī)定,本案仍需適用不可抗辯條款,保險公司自保險合同成立之日起超過二年,喪失解除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fā)給律師。

評論區(qū)
登錄 后參于評論

專業(yè)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fā)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fā)布咨詢
徐雅楠

徐雅楠

執(zhí)業(yè)證號:

13301202211452111

上海宇鈞(杭州)律師事務所

簡介: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徐雅楠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法律常識 友情鏈接